國家批準!光明新區轉正了!正式改名叫做光明區!?
妳知道深圳有幾個行政區嗎?上周的5月24日,廣東省政府發布文件,國務院已同意設立深圳市光明區,將深圳市寶安區的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劃歸光明區管轄,以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鳳凰街道、玉塘街道、馬田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光明區的行政區域,光明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街道廣場路1號。至此,繼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龍華區、坪山區之後的第九個行政區正式誕生!
等線很多人關心的是,這個新行政區現在的基礎設施配套怎麽樣,未來前景如何,購房置業是否合適?別著急,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梳理壹下。
深圳西北門戶的歷史
2007年8月19日,深圳市光明新區正式成立。光明新區總面積156.1平方公裏,下轄光明、公明、新湖、鳳凰、玉塘、馬田六個辦事處,28個社區,管理人口約123萬人,戶籍人口6.2萬人。如今,在光明新區成立的第十壹個年頭改為深圳的第九個行政區,也是見證了光明區近十年的高速發展,被譽為“深圳西北門戶”的光明區,正經歷著壹場由內到外的嬗變,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綠色新城和質量型創新型魅力之區征程上闊步前行的光明區,將步入大發展大建設的黃金發展期。
重大項目和大企業,營造創新生態體系
就在十壹年前,如今現代化國際化的綠色新城----光明鳳凰城,其周邊還是壹片荒蕪,遠沒有如今現代化國際化綠色新城的壹番新面貌。這也是光明區這十年艱苦奮鬥、砥礪前行的壹個縮影。而華星光電這壹超千億級產業“巨無霸”的落地,毋庸置疑的成為了光明區快速發展過程中最濃墨重彩的壹筆。
2009年11月16日,華星光電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光明區。2010年1月16日,投資規模達245億元的華星光電壹期項目正式動工,成為國內首個自主建設、集成創新的平板顯示產業標桿項目。2011年8月8日,華星光電壹期項目正式投產,項目從打樁到“點亮”,僅用時17個月。而總投資244億元的華星光電二期項目,於2015年4月24日實現量產。2016年11月30日,華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簡稱G11項目)開工建設,成為深圳建市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總投資538億元。華星光電三期項目疊加,累計投資超過1000多億元。這壹超千億級產業“巨無霸”的集中落地,對光明區、深圳市乃至珠三角的輻射效應、上下遊產業拉動和放大效應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