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著作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著作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著作涉及面很廣,但卻始終如壹地集中於競爭過程中不完全信息和昂貴的信息的作用。在若幹篇開拓性的論文中,他證明了,經濟單位具有關於可供選擇的市場機會的完全信息這樣壹種常見的假設並不象它看起來的那樣無害,這些論文總結在他與Stanford.J.格羅斯曼寫的《信息與競爭價格制度》(information and competitive price systems)(《美國經濟評論》,1976年第二期)中。壹旦放棄這個假設——如果我們現實些的話就必須這樣——就不可能再證明完全競爭會使經濟福利最大化,甚至不可能證明完全競爭必然導致需求與供給的均衡;對於完全競爭適用的對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甚至更加適用。這些論文技巧高深,並且推廣了從保險市場分析獲得的結論。他們的觀點雖然還沒有滲入到基礎的教科書裏面,但是斯蒂格利茨在信息經濟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包括註意交易成本、產權、不完全契約及不確定條件下決策分析的更廣泛思潮的壹部分,而這已經開始影響大學教學。至2011年,壹年級學生在基礎經濟學課程中所學的許多簡單真理在中級的和高級的課程中卻沒有講授。

斯蒂格茨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甚豐,但他卻僅寫過兩本書:壹本是與A.B.阿特金森合寫的《公***經濟學講義》《麥格勞-希爾圖書公司,1980年》,這是壹部財政學方面的高級教科書;另壹本是與D.M.G.紐伯裏合寫的《商品價格穩定理論》(牛津大學出版社,1981年)。此外,他也同宇澤弘文(H.Uzawa)合編了壹部書《現代經濟增長理論選續》(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1969年)。

2012年他出版了《不平等的代價》 。 美國為何緊盯美中貿易逆差不放?

斯蒂格利茨表示,在經濟衰退初期,很多人擔憂貿易保護主義將惡性擡頭,這種新壹輪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與美國自身經濟刺激不足緊密相關,隨著美國財政赤字的攀升,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不可能出現,受到貨幣政策自身局限性的影響,通脹鷹派也無法受到牽制,寄希望於國會給予幫助幾乎不可能,所以貿易保護主義只能自豪地擡頭。

貿易保護在很多情況下都直接源自對本國貨物進出口數字的不滿。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7年美國創下7116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紀錄,2008年逆差也高達6959億美元。金融危機爆發後,隨著美國經濟衰退影響了國內消費與進口,加上美國政府采取了控制逆差、促進出口的政策,2009年美國貿易逆差下降至3807億美元。

“美國政治家緊盯美中貿易逆差不放,但其實我們看看美國和沙特的貿易,會發現兩國的貿易逆差更大,沙特阿拉伯對美國的經常賬戶盈余達到本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1.5%,超過中國同類統計數據的兩倍。若不是美國對沙特出口軍火物品,沙特的貿易盈余還將遠遠大於這個數。” 斯蒂格利茨說。

在全球經濟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經常賬戶盈余確實是壹個問題。但是,斯蒂格利茨表示,中國盈余數比日本與德國相加的數字要少,僅占GDP的5%,而後者占5.2%。

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簽對美國有害無益

此文指出,美國對中國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戰鬥仍將持續。很多美國人指責對中國人民幣的低估是美國貿易逆差的罪魁禍首。盡管在2010年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匯率報告中,並未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但是美國財政部表示,中國外匯儲備的數量和巨額貿易順差顯示了人民幣匯率被低估。

斯蒂格利茨稱,“貨幣操縱”的概念,即政府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行動來影響匯率,其本身就存在缺陷。“這麽說的話,那些無節制的財政赤字以及低利率都會導致貨幣的疲軟,直到近期的希臘危機爆發,美國才從較低的美元/歐元利率中獲利,如此說來,歐洲是否也該指控美國‘操縱’了匯率,以損害歐洲的利益來擴大出口呢?”斯蒂格利茨反問道。

其實,除匯率會影響貿易差額之外,很多因素都會產生影響。比如,很關鍵的因素就是本國的國民儲蓄。他舉例說,“若美國的國民儲蓄不大幅增加的話,美國多邊貿易赤字不可能會大幅減少。盡管經濟衰退致使人民越來越願意存錢,但是所增加的儲蓄也會很輕易地被政府增加的財政赤字所抵消。”

調整匯率也僅僅能使美國改變它的紡織品以及服裝的進口地,比如從中國這個市場轉向孟加拉或者斯裏蘭卡。同時,匯率的上升很可能會導致中國貧富差距增大,因為中國貧窮的農民將面對來自受到美國高補貼農場更大的競爭。這就是世界經濟中最為真實的貿易扭曲現象:由於美國對世界上最富裕的農民進行幫助而導致發展中國家數以萬計的農民們受到傷害。

斯蒂格利茨說:“1997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穩定的人民幣為整個亞洲的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樣,整個世界都因此而受益。”

2010年文章發布時,中國人民幣升值問題存在巨大爭議。他認為,匯率的變化確實會影響經濟增長模式,中國此時脫離對出口帶動型增長的高度依賴是符合自身利益的,就匯率問題開展貿易戰對抗是不明智的。無人能在因貿易不平衡而引發的貿易戰中獲勝,“因此,美國很可能會在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環境中點燃貿易戰,美國對此應該保持謹慎態度,盡管政客能夠以此作為國內高失業率的轉嫁方式。”但他表示,全球危機因美國而起,所以美國必須向內看齊,從自身找原因,這不僅僅是為了恢復經濟,同樣也是為了防止危機的再次到來。

斯蒂格利茨認為,對於如何使得國際貿易更加平衡、公平,最重要的壹點是營造壹個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減少發達國家對其產業實施的各種形式的補貼,因為這讓發展中國家難以參與正常的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