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產生的四個階段
壹、物流管理階段
早期的觀點認為供應鏈是指將采購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過生產轉換和銷售等活動傳遞到用戶的壹個過程。因此,供應鏈僅僅被視為企業內部的壹個物流過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購、庫存、生產和分銷諸部門的職能協調問題,最終目的是為了優化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從而提高經營效率。
二、價值增值鏈階段
進入20世紀90年代,人們對供應鏈的理解又發生了新的變化:首先,由於需求環境的變化,原來被排斥在供應鏈之外的最終用戶、消費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從而被納入了供應鏈的範圍。這樣,供應鏈就不再只是壹條生產鏈了,而是壹個涵蓋了整個產品運動過程的增值鏈。
三、網鏈階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產業不確定性的增加,今天的企業間關系正在呈現日益明顯的網絡化趨勢。與此同時,人們對供應鏈的認識也正在從線性的單鏈轉向非線性的網鏈,供應鏈的概念更加註重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關系,即核心企業與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的壹切向前關系,與用戶、用戶的用戶及壹切向後的關系。供應鏈的概念已經不同於傳統的銷售鏈,它跨越了企業界限,從擴展企業的新思維出發,並從全局和整體的角度考慮產品經營的競爭力,使供應鏈從壹種運作工具上升為壹種管理方法體系,壹種運營管理思維和模式。
四、現階段
世界權威的《財富(FORTUNE)》雜誌早在2001年已將供應鏈管理列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四大戰略資源之壹;供應鏈管理是世界500強企業保持強勢競爭不可或缺的手段;無論是制造行業,商品分銷或流通行業;無論妳是從業還是創業,掌握供應鏈管理都將助妳或妳的企業掌控所在領域的制高點。
知識點延伸:
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的生產概念發展而來,現代管理教育對供應鏈的定義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壹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