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基礎代謝量怎麽算
壹、基礎代謝率的公式,主要是以下三個公式。
1、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111
2、基礎代謝率%=0.75×(脈率+脈壓差×0.74)-72
3、基礎代謝率%=1.28×(脈率+脈壓差)-116
脈率(pulse rate)是每分鐘脈搏的次數,正常情況下與心率壹致,與呼吸的比例約為4:1~5:1。脈壓指的是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範圍是30~50mmHg,在20~30mmHg之間或50~60mmHg之間臨界值,此時如果伴隨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應當積極治療。
脈壓: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醫學上又叫脈搏壓,正常值約為40毫米汞柱,壹般大於 60 mmHg ,稱為脈壓增大,小於 20 mmHg 稱為脈壓減小。
要進行基礎代謝率測定的話,至少有12小時未吃食物,在室溫20℃,靜臥休息半小時,保持清醒狀態,不進行腦力和體力活動等條件下測定的代謝率。
二、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因素
(1)體表面積?身材大小不同,人體的基礎代謝總量的顯然不同,基礎代謝與人體的體表面積呈比例關系。Rubner早在1894年發現,基礎代謝率如果以單位體表面積表示。
(2)年齡性別 女性的基礎代謝率略低於男性。嬰兒時期,因為身體組織生長旺盛,基礎代謝率最高,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參看圖。
(3)環境溫度與氣候 環境溫度對基礎代謝有明顯影響,在舒適環境(20~25℃)中,代謝最低;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中,代謝都會升高。環境溫度過低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顫抖而影響代謝升高;當環境溫度較高,因為散熱而需要出汗,呼吸及心跳加快。因而影響代謝升高。
(4)甲狀腺功能?甲狀腺素可以增強所有細胞全部生化反應的速率。因此,甲狀腺素的增多即可引起基礎代謝率的升高。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重要診斷指征之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基礎代謝率可比正常平均值增加40~80%,甲狀腺機能低下者,可比正常值低40~50%。
(5)其它因素 影響人體基礎代謝率的還有藥物及交感神經活動等壹些因素。
擴展資料:
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基礎狀態是指人處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靜,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時的狀態。
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稱為基礎代謝率。不超出或不低於正常值的15%,均屬正常。基礎代謝率的測定,是臨床診斷甲狀腺疾病的主要輔助方法,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基礎代謝率可明顯升高,甲狀腺機能低下時基礎代謝率則明顯降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