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新零售模式

新零售模式

引言?|?能賣車就是好零售

新零售,最近在汽車圈很流行。因為新冠疫情,大家沒法出門看車。

於是我們看到:歐拉直播壹天簽了1307筆訂單,別克昂科旗周末壹場直播定出去600多臺車,特斯拉推出4種“無接觸交付”應對疫情。

壹時間,似乎不做「新零售」就像疫情期間沒帶口罩壹樣。那麽,新零售是壹個偽命題還是壹個車市剛需?今天車聚君陪大家聊壹下。

(全文近7000字,又是有本事妳看完系列)

壹、什麽是新零售?

首先說壹下,新零售不只是線上零售。它包含除了4S店方式之外的所有賣車模式。大致分類如下:

那傳統的4S店模式,怎麽就不好了?

上世紀末就出現了長安鈴木、廣汽本田等4S店,2005年國家出臺了《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正式確定了品牌授權、壹牌壹店、四位壹體的汽車零售模式。

這在汽車市場井噴期,起到了規範與專業作用。但市場進入平臺期後,庫存積壓、賣車賠錢,售後被分流成為常態。無論廠家還是經銷商都感受到了壓力。

於是,2017年新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出臺。打破了品牌授權的壟斷模式,賣車不再需要品牌方授權,汽車超市、汽車賣場、汽車電商等新的銷售形式將被鼓勵。說到這兒,大家就明白了:新零售其實三年前就有政策支持了,只是最近才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那新零售有用嗎?

“壹開始我們也覺得沒啥用,頂多像個安慰劑。”壹位參與了別克直播的人士對車聚君說,“但沒想到上周末請了壹個明星直播壹下定出去600多臺,周壹到周五的素人直播也能有平均5臺/天的定車量。”

歐拉也差不多。3月22日是直播團購日,它在四大直播平臺壹***吸引了165萬人次觀看,互動量63萬多,直播團購訂單1307筆。

特斯拉更不用說,天生是新零售的課代表,壹直都是在線選車、在線下定,加上無接觸交付,實際受疫情影響最小。2月份它在中國市場交付了2314臺,第壹次坐上了電動車銷量第壹的寶座,可以說新零售讓它因禍得福。

從30萬的國際品牌,到7萬的自主品牌,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似乎都有人打通了新零售的任督二脈。

那是不是所有新零售都是銷量解藥?不盡然,有的就是毒藥。

比如2018年3月,福特與天貓合作在廣州推出了「自動售車機」。整個大貨架最多可容納42輛車供挑選,全程無人值守。顧客像在「自動售貨機」上買可樂壹樣,只不過把投幣改成了線上下單。

然而,當年長安福特銷量下跌54%,2019年銷量又下滑51%。連續兩年腰斬,看來新零售當下還不能作為速效救心丸。

二、新零售的3.0時代?

雖然新零售不是靈丹妙藥,但舊零售實在是撐不下去了。傳統的4S――零售、零配件、售後服務、信息反饋,正在面臨新時代的全面挑戰。

如果我們站在主機廠的角度,可以大致把新零售分成以下幾個模式:

這裏按市場表現劃成了5個模式,從領克的1.5模式起就有了壹些新零售的味兒,比如線上定車、城市展廳、終身質保等政策,大有革零售1.0命的勢頭。

但領克的新零售本質上還是傳統零售。比如線上定車,最後還是由線下銷售確定,甚至更常見的場景是,店員幫顧客在店裏的電腦上下單。這其實只是4S的無紙化辦公,而不是真正的在線銷售。至於不限制買保險、不允許優惠等創新打法,最終都在生存壓力下有了妥協。

零售1.5模式最大的貢獻是,開辟了城市展廳這壹思路,讓汽車像普通商品壹樣進入人們的選購名單,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汽車購買的觸點。

特斯拉壹出生就具有顛覆性,因為它在美國大力推行直營店,不惜面對訴訟也要繞過經銷商集團。結果是,所有車型可以在官網選配、在線付定,連交付也可以直接送上門。所以最極端的例子是,車主可以自始至終都不必到實體店。

這種零售2.0模式從根本上動搖了4S店存在的基礎,算新零售的鼻祖。

但它也有問題。比如沒有傳統4S店作為緩沖,特斯拉的價格壹有變動就是「硬著陸」,壹度形成了“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的口碑。「等等黨終將勝利」,也成為鐵粉們的口頭禪。

另外,銷售環節不透明,售後環境壹般,服務糾紛不斷也成為2.0時代的困擾。

蔚來照搬了特斯拉的渠道模式,並做了創新。在線定車不局限於官網,而是轉移到了體驗優良APP上,貼合了新時代用戶的習慣,壹時成為業內標桿。壹個車主七八位fellows的待遇也是空前絕後,客戶體驗甚至有點Overqualified了。

線下服務也有些過度創新:美侖美奐的NIO?House成本居高不下,上海太古裏單店月租高達139萬,北京長安街壹號的店更是不敢想像。不過效果還不錯,就連石家莊這種閉塞的省會城市,因為有壹個標準的NIO?House,能讓月銷量保持在30臺以上,和特斯拉形成了錯位競爭。

只是囿於成本――無論是車本身的成本,還是運營成本,這種零售2.5模式能否作為新零售的代表而推廣,還需要時間驗證。

至於零售3.0模式,更加均衡與現實,理論上適合未來幾年新勢力們去嘗試。至於誰是代表人物,我們會很快看到。

三、新零售會成為趨勢嗎?

這個問題,跟“電動車會成為趨勢嗎”是壹樣的。拋開情感因素,答案是:是的。

寫這篇文章時,小鵬P7後驅版實現了706公裏的NEDC續航,這是工信部批準的。我們就算打個8折,它也能跑到500多公裏,與多數燃油車壹樣了。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也於昨日發布,據稱成本將下降30%。寧德時代宣布,2025年量產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250Wh/kg,同時它已造出能量密度為304Wh/kg的NCM811電池樣品。長城旗下的蜂巢技術中心也宣稱,它正在研發四元材料電芯,能量密度將高達300Wh/kg。

壹度電池的實際續航超過10km且成本降到1000元以下,很快就會實現。

汽車定義也發生了改變。它不再是A到B的交通工具,更不是掛在櫥窗裏的奢侈品,它作為壹種大型載人可穿戴智能設備,幾乎參與了人們日常生活每壹環節。

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是不久的將來,人們必不可少的三個生活伴侶,使用頻率與重要性甚至超過家人,而每個這樣的智能單元,又構成了智慧城市。

這在5G已來、6G箭在弦上、低空衛星日益發達的當下,是壹個「未來已來」的趨勢。

當壹切都開始趨向於智能化、數據化、網絡化時,去壹家4S店買車的概率大約等同於用諾基亞砸核桃的概率。(情感上,車聚君對這壹趨勢是有所抗拒的,人類最偉大和最美妙的溝通還是物理接觸,但分析市場得拋開感性。)

換句話說,汽車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參照手機的發展。

這是2018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的銷量,如果把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合在壹起,華為作為制造商是名列第壹的,壹個顯著特征是它的「在線零售」業務占比突出,其中榮耀子品牌線上銷量高達44%,是市場平均水平的2倍。

小米以47%的線上銷售占比無人出其右,這大概也是2019年它能力壓蘋果的原因之壹吧?

這裏有壹個有意思的邏輯:智能機最主要的革新功能是,把壹切消費行為轉移到了線上。那麽這個轉化器本身的購買,也當然要受這個趨勢的影響。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中國市場線上銷量占整體智能手機市場比例從2019年第壹季度的24%上升至第三季度約27%。

車聚君預計,受2020年初疫情的影響,智能機的在線銷售比例今年會突破30%,甚至更高並創下壹個記錄――和線下銷量平分秋色。

汽車和手機壹樣,都是在不斷進化中的。它們已經隨著年輕人的在線使用習慣,壹步步轉向了在線銷售,而這次新冠疫情只不過加速了這種進化。

我們再來看壹下消費者的體驗。

壹位路虎4S店的銷售曾直白的對車聚君說,任何壹個客人只要壹進店,用余光掃上三秒鐘,就能知道收入大概多少,會不會買車。這決定了,十年前是要加價10萬還是15萬?十年後的今天是要降10萬還是15萬?

妳可以想像壹下客人的心情。但新零售下的在線買車完全不用擔心。

妳可以穿著大褲衩子,用「葛優躺」陷在沙發裏,壹邊摳鼻屎壹邊看屏幕上帥哥美女賣力的賣車,哪怕是平時微博上粉絲百萬的大咖,在鏡頭前都是客客氣氣溫文爾雅的。價格都是公開、透明、壹視同仁的。

如果覺得主播不爽,可以壹秒換臺,完全不用顧忌對方面子而不得不站在大廳裏聽銷售的推銷話術。甚至,妳還可以留言當場戳穿對方。

這種在線方式,讓用戶有了壹種真正的「上帝體驗」。

當人有了更好的體驗時,他的行為選擇會具有不可逆性。好比開慣了電動車的人,很難再適應燃油車壹樣,壹個習慣了在線支付的人很難在錢包裏放500以上的現鈔――甚至,有的年輕人開始不帶錢包了。

所在,當汽車新零售出現了壹個「舒適區」後,沙漠會變綠洲。

四、什麽品牌適合做新零售?

汽車新零售的本質是:簡單高效。如果妳的產品和服務體系能支撐這個特質,就可以做。

目前看,電動車、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更適合先實現新零售。

首先電動車更簡單。它沒有發動機、變速器,不用擔心漏油、頓挫、各種惱人的故障,更長的保養周期和更低的保養成本,讓電動車的購買和使用更簡單。

其次,電池產能集中在松下、LG化學、三星和寧德時代4家手裏,出貨量占到了全球80%以上。車體和電池的分離更像手機行業,讓汽車制造和維修更簡化。

再次,電動車相對來說更易整車OTA,這決定了它的硬件變動少、改款周期更長、更易在線診斷,對用戶來說使用和維修更簡單、方便。

這決定了,電動車在制造、銷售、維修保養上,能接近手機的標準化和簡單化。

互聯網基因是透明、平等、高效。這決定了該基因下的汽車產品必須質量過硬,否則會因為口碑而被拋棄;服務必須平等友善,因為妳不知道屏幕後坐的是百萬富翁還是屌絲青年;整個過程必須誠信高效,任何虛假承諾都能被當作欺詐證據。

所以,符合電動車、互聯網基因這兩個條件的,以新勢力為主。比如特斯拉、蔚來、小鵬,它們的在線購車、在線服務都做的相當成熟。

當然,傳統車企也不是不行。以長城為例,它旗下有燃油車品牌哈弗和WEY,還有純電動車品牌歐拉。

打開長城設在天貓的網店,會發現銷量最高的是歐拉R1,月銷為1021筆。第二高為全新哈弗H6,月銷為163筆。說明傳統企業的不同品牌,也可以分出是否有互聯網思維,並能直接反應在在線銷量上。

如果全網比較,銷量高的車型還有小康C31和大眾朗逸。

東風小康C31,只要4萬左右,十七年來在三四五線市場有了不錯的質量口碑,因此在天貓的月銷量高達1500臺。朗逸是十萬級家轎的壹個標桿,雖被戲稱為“德原朗”但它的底盤與操控確實在同級中最優,頂著大眾神標,銷量壹直優秀。

歐拉R1也類似:生於專屬的ME平臺,有長城的體系力和蜂巢的技術實力背書,加之出色的設計和空間,以及7萬左右的實惠售價,壹直在中國電動車銷量前五。

因此從產品上講,做好新零售還得具備優秀產品力、高性價比、良好口碑。

畢竟在網上沒看到實物前,直接花數萬甚至幾十萬還是有點讓人不太放心。這得感謝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這些新勢力,以及它們那些敢“吃螃蟹”的前期車主,他們的努力,給中國汽車打開了壹個叫新零售的大門。

如果拉出幾個試水新零售的品牌,我們看到要達到真正的100%在線的新零售,最大困難還是在線金融、電子發票、在線上牌。如果有壹天,銀行、稅務、車管部門能把在線服務做到最大化,實現「完全在線」的購車服務指日可待。

歐拉最便宜,但它的√卻最多。這不僅得益於它最近的直播活動,更多還是持之以恒在天貓等在線平臺上的對新零售業務的堅持。

接下來,我們以它為例講壹下怎麽做好新零售。

五、怎麽做好新零售?

車聚君直接說壹下自己的想法:BEHAVIOR及「8XIN」原則。

Believe,是信任。即妳的產品在上線銷售之前,必須保證質量過硬,整個企業的體系力包括品牌力,能讓觀眾/潛客相信妳。

以歐拉R1為例,母公司長城集團壹直處在自主品牌銷量前三甲,歐拉品牌只做電動車,蜂巢科技做專業背書,能對應XIN字解析的「信」。

另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2019年最保值的新能源車中,歐拉R1以90.3%的成績名列第二,僅次於特斯拉Model?3。

Enjoy,是開心。直播不是上網課,妳得讓觀眾寓教於樂,在接受產品信息的同時,得有壹定樂趣。這是能保證人家看下去的基礎,否則屏幕壹關,妳車賣給誰去?

XIN字解析對應「欣」。以歐拉華北區的直播為例,唐山區的主播是壹個當地的自媒體,臺風更專業,語氣更自如,能用鏡頭完整介紹車輛及優惠,中間還能開壹些輕松的小玩笑,觀眾與互動量明顯不錯。

Herd,從眾心理。妳不能說謊但不代表要照本宣科,主播人員不管是偶像派還是實力派,得有節奏感,能調動觀眾的情緒,讓鏡頭前更多的人產生***鳴心理,認同心理,最後是從眾心理。即,大家都買了,我覺得也不錯,那就也買吧。

XIN字解析對應壹個「莘」字,因為它也讀SHEN,可以引申至「莘莘」,即人數眾多的意思。在營銷上,直接理解為銷量不錯。

2019年,歐拉品牌***交付35,264輛電動車,名列全國第七,同比增長484%名列第壹。2020年2月,歐拉R1在中國純電動車車型銷量榜上名列第六,超過威馬EX5、比亞迪e2、元EV等熱銷車型。

Appetite,欲望。得提前做好功課,清楚產品的賣點是什麽?特別是鏡頭前的觀眾想看的賣點是什麽?如果是代步電動車無非是:使用成本、充電便利性、安全與質量等,如果是中檔車型,可以突出續航裏程、舒適性、科技感,如果是高檔電動車,可以強調性能、智能、豪華感等等。

XIN字解析對應壹個「新」字。新鮮感才會產生欲望。無論是能源方式、科技感、外觀設計、直播內容、促銷方式,妳總得找到至少兩項新穎的點,否則,很難吸引人。

歐拉R1沾光在外觀設計具有很高辨識性,能打眼。線上直播又規避了觸感帶來的不利項,而能突出它「車小空間大」的視覺強項,能激發人的購買欲望。

Value,性價比。要讓觀眾覺得「值」。有人說在線消費可以買手機和口紅,但不會買汽車這麽貴的商品。也不壹定,別克昂科旗和特斯拉Model?3不都是在線零售的成功案例嗎?它們都在30萬上下。

XIN字解析對應的是「薪」,是說薪水買得起。這個薪水可以是普通三四線城市白領的薪水,也可以是壹線城市金領的薪水。沒有貴不貴,只有值不值。

用蘇州車主傅先生的話說,它覺得歐拉R1只要7萬塊太便宜了,而且算了壹下每公裏的電費只要3分錢,因此看到廣告後第二天就買了。值,是他的評論。

Incentive,激勵。如果說上壹個Value讓觀眾產生了60分的購買欲,那麽加上適當的激勵政策,可以上升到80分。

XIN字解析對應的是「鑫」,字面是財富豐茂的樣子。可以理解是優惠與贈品越多越好,讓觀眾覺得有賺到,才會痛快下定。

以歐拉R1為例,在直播期間三人拼團返1818元、購車抵用券300元、預定禮包3000元、金融禮3500元、全險禮5000元、贈換購現金禮5000元,還能獲贈2500元家充樁,雖說這些方法有些“土”,但它有效啊。

Open,開放與互動。問貨才是買貨人,永遠別嫌觀眾煩,哪怕是小白問題。另外如果是在線平臺如天貓店的銷售,回答壹定要真誠、客觀、專業,因為看答案不只是提問的人,還有N多妳想不到的潛客。

XIN字解析對應的是「昕」,本意是黎明的太陽,表示沖破黑暗,開放明亮。

在天貓店,不少買家的評論相當直接開放,不管正面還是負面,非常有真實感。比論壇和問答裏的可信度高多了,車聚君非常喜歡看這類留言與評論。

Recommendation,推薦。好的銷售是,妳讓壹個人買了產品,他還會推薦給其他人。這種方式叫用戶自營銷,或者全民營銷。特斯拉的做法是換周邊附件或充電額度。蔚來的做法是積分制,可以換大到配件,小到咖啡。

相比新勢力,歐拉R1的推薦更多靠長城爸爸的口碑。

要麽自己買了壹輛,再給小舅子買壹輛;要麽自己是長城三輛車的用戶,最早從賽影(知道這車的都已經暴露年齡了)開始支持並推薦長城。

這對應了XIN字解析的「心」字,因為用戶從內心認可,才會推薦。

當然,這個BEHAVIOR及「8XIN」原則只是車聚君壹家之言,僅供參考。

六、給新零售潑冷水:零和博弈?

前面似乎都是新零售的好話,那它現在是不是就像瑞德西韋(Remdesivir)壹樣,馬上投入戰場救深受疫情困擾的主機廠壹命了?

顯然不是。

多數在線零售,無論是直播還是天貓在線銷售,它更多功能是引流――只是起到了幫4S店集客的作用。換句話說,這些線上下單的顧客,很少是臨時起意,多數是蓄好的潛客在這個時節下了定,只是下定的渠道是線上而已。

本質上,在線零售並不會顯著增加銷量。它與線下存在零和博弈關系。

只有做的持久和成熟,壹定程度上也能增加銷量絕對值。因為線上銷售還能帶來額外的口碑傳播――評論區的好評與積累銷量,都能增強搖擺用戶的信心。

對4S店來說,直播賣車還有壹個悖論。

這些店員可能更沒意識到:直播賣車成熟後,店方只需要壹兩個主播人而不再需要這麽多銷售員了。他們的命運,有點像新媒體興起前的報社編輯。所以4S店讓銷售去直播賣車,好比報社讓編輯學寫公眾號文章壹樣。

當然,廠家搭臺、店方配合、媒體主播不失為壹種立竿見影的新模式,類似歐拉唐山店那樣的嘗試就挺不錯。

新零售不只是線上,4S的對手還有更多。

據可靠消息,迪信通正在籌備「百城千店」的線下汽車賣場活動。昔日的手機專場巨頭,要進軍汽車新零售的線下業務。這種模式是政策鼓勵的,商業邏輯理論上也是成立的――如果上萬的手機能在大專場賣,幾萬的小車也能賣賣吧?

蘇寧也有這樣的計劃。

車聚小結

汽車制造在從傳統能源轉向新能源,那麽汽車銷售壹定會從傳統銷售轉向新零售。這是好消息,壞消息是:目前新能源銷量只占汽車總銷量的3%。

因此現階段,新零售的「新」看上去只是壹種新鮮感。就像疫情間的壹個視頻,壹位意大利老爺子不顧家人勸阻,壹定要出去喝咖啡。但他壹出門旋即又敲自家大門:請問能買壹杯咖啡嗎?眾人大笑。

但不能說,這種嘗試沒有用。

最新消息是,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4萬人,歐洲達到40萬人,日韓超過1萬人。這些地區是全球汽車主產區,通用、福特、特斯拉紛紛轉產呼吸機,各大車企推出不知期限的停產計劃。這是人類史上最重大災難之壹,更是汽車史上的最大災難。

在全球都在提倡Social?Distancing之際,以「零接觸」為表征的「新零售」必然會逐漸從嘗試變為主流,從零食變成主食。傳統汽車有點像白堊紀末期遇到小行星撞地球的恐龍們壹樣,必須重新進化出新的生存方式才能面對突如其來的環境惡化。

向死而生,唯變能存,是壹個樸素的進化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