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手工花燈制作教程
兒童手工花燈制作教程
1、準備彩紙,膠棒,小剪刀,彩筆。
2、先用剪刀從彩紙上剪下壹個長方形的紙條,用來做花燈,把長方形紙對折壹下,折成更窄的雙層長方形。
3、將長方形上下方向折壹小段再打開,用小剪刀將折線以下的部分全部剪成細細的小條。
4、把紙打開,在紙的左右兩端抹上膠棒,把兩端粘在壹起,粘成壹個圓筒形狀,再用剪刀從彩紙上剪下壹個細長條和壹個寬壹些的紙條,將細長的紙條粘在花燈上方兩側,當作花燈的提把,將較寬的紙條下方剪成細細的小紙條,當作花燈穗子,在花燈穗子上方抹上膠棒,粘在花燈下面。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壹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1]?,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花燈種類
中國花燈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多種材料制作的綜合藝術,花燈種類繁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花籃燈、龍鳳燈、棱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
1、龍燈,亦稱“舞龍”,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壹,流行於中國的很多地方。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節數不等,但壹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壹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壹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其他許多人各舉壹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並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
2、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花燈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現存最早的宮燈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宮燈。宮燈的制作十分復雜,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宮燈的造型十分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1915年,北京宮燈首次被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榮獲金獎,受到國際好評。其後,宮燈逐漸向實用方向發展,出現各種吊燈、壁燈、臺燈和戳燈等。中國的宮燈制作以北京最為著名。
3、走馬燈是花燈藝術中壹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外,以廣東走馬燈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