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

“亞洲四小龍”是指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新加坡和韓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先後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所謂“東亞模式”引起全世界關註,它們也因此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1998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不少國家陷入衰退。這四個成功發展且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經濟體,其極為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使其安然度過危機,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

擴展資料:

促進因素

1、外部世界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

20世紀50~70年代,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為亞洲四小龍的出口導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科學技術革命使發達國家生產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工業,亞洲四小龍擁有質高價廉的勞動力資源,正好發展勞動密集工業。東亞地區的穩定也使它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發展上。

2、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

臺灣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放棄凱恩斯主義政策,采用貨幣貶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並刺激居民儲蓄以增加投資來源等政策。韓國也仿效臺灣貨幣貶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與香港則抓住有利時機,將消費城市轉變為工業城市。

3、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

亞洲四小龍的政府都為經濟發展創造各方面的有利條件,並積極參與投資,適當進行經濟管理。

4、中華優良的文化傳統

亞洲四小龍同屬中華文化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註意發揚了註重教育、甘於吃苦、勤儉節約等傳統。

5、西方價值觀影響

香港與新加坡受到英格蘭殖民統治,在法律、教育、經濟各方面都深受影響;而臺灣和韓國則是在1950年代以後深受美國影響,能夠和西方價值體系及經濟體系接軌。

人民網——錢包癟了不敢亂花錢 亞洲四小龍今天什麽樣

百度百科——亞洲四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