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才是福感悟人生散文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因為家裏比較窮,父親擔心我們會因為家庭貧窮而自卑或者學壞,經常給我們講壹些“這山望著那山高”,“人心不足蛇吞象”“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有所為”的做人之道。雖然那時聽得迷迷糊糊,並不能完全理解,也就按照父母的話好好讀書,不停息地奮鬥和追求,來實現我們人生的價值,跟別人較著勁,也跟自己較著勁,像壹只旋轉的陀螺。
其實,人是最難滿足的,尤其是人的欲望更難侍候,因為我們所追求的往往是把握不住的東西,得到了很快就會失去,所以永遠處在壹種希望和失望的交替矛盾當中,誰也不會滿足。
當然,欲望對於人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力量和信心的源泉,更是壹種無聲的動力。人不能沒有欲望,不能沒有追求,但不能成為欲望的奴隸,必須有自己的主宰權,必須將欲望限定在壹個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層次,這樣才能感到人生旅途的通暢,才能充滿快樂。
人生在世,不管妳擁有多少別墅、美味和寶車,其實妳的必要需求很有限——日食不過三餐,夜眠不過七尺,出入不過壹車而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曾寫道:“饑止壹簞食,渴止壹壺漿,出入止壹馬,寢興止壹床……”過多的欲望只能是人生的累贊。壹些人常常埋怨做人太累,其實是沒能把握好追求、知足、欲望等的尺度,把無止境的擁有作為做人的過程,這負擔實在是太沈太重了。
在追求物欲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夠放下貪婪,便可得到解脫。人們往往只會追求物欲而不懂得追求精神解脫,所以何時才能滿足呢?若是能夠及早地明白心靈上的滿足才是真正的滿足,精神上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也就不會為物欲外境所驅使。心裏安寧了,人生也就清閑自在了。
常言說:“知足常樂。”人生唯有“知足”才能“常樂”,要想“常樂”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不高,要求甚少,就容易滿足。百萬富翁不壹定快樂,官位高的人未必過得舒心,快樂和幸福屬於那些清心寡欲之人。只有珍惜妳所擁有的壹切,有壹顆自然平和的心,善待身邊的人和事,妳才會活得快樂而幸福。
大千世界,值得人們喜愛的東西實在太多,面對太多太多的誘惑,明白自己需要什麽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麽才是人生的智慧。
珍惜擁有,知足才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