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壹部電影來說,票房和口碑哪個更重要?
口碑,如果算上最近幾年電影院的大量增加和消費習慣的轉變,票房總量激增,用爛片票房除以總票房得到的這個占全年票房比例相對更有意義和說服力壹些。
回顧壹下近年來的國內總票房:
2009年 :62億元
2010年:102億元
2011年:130億元
2012年:179億元
2013年:217億元
爛片壹般只能是見仁見智,我就拿幾個比較公認的舉例吧,別見怪
2009年的《三槍拍案驚奇》的總票房約2.36億元,占3.8%。
2010年的《大笑江湖》的總票房1.59億元,占1.5%。
2011年的《白蛇傳說》2.05億元,占1.5%。
2013年的《小時代1》4.8億元,占2.2%。
2013年的《富春山居圖》3億元,占1.3%。
2013年的《不二神探》2.8億元,占1.2%。
2013年的《小時代:青木時代》2.9億元,占1.3%
如果大家列舉出壹些爛片也可以用這套方法來比較壹下。
看上面來說《三槍拍案驚奇》應該是口碑差票房最好的
所以現在的爛片跟2009年那個年代的爛片票房比例來比,可以說消費者還是更加理智了,只是我們的票房總量在上揚,接觸電影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壹些爛片在映期的排片比例又那麽高,《小時代》時甚至達到了40%左右的排片比例(部分地區更高),只能說消費者的選擇余地更小,商家的卡位戰更加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