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交易 - 【對楊柳煤礦輸變電工程設計研究】楊柳煤礦

【對楊柳煤礦輸變電工程設計研究】楊柳煤礦

摘 要:隨著市場煤炭需求量的不斷增大,煤礦輸變電工程的優化設計尤為重要。結合楊柳煤礦現狀,闡述其輸變電工程設計重點。  關鍵詞:輸變電 線路 變電所  中圖分類號:T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7-030-02

1 工程概況

楊柳煤礦位於貴州省黔西縣東部,距縣城約25公裏,屬協和鄉、鐘山鎮和谷裏鎮管轄。黔西縣境內現有110kV變電所4座,即黔西110kV變電所,其主變容量為16MVA+10MVA;甘棠110kV變電所,其主變容量為20MVA;林泉110kV變電所,其主變容量為20MVA。太來110kV變電所,其主變容量為10MVA。黔西縣還有仁和(1MVA)、雨朵(1MVA)、中坪(1.15MVA)、鐘山(1MVA)、協和(2MVA)等5座35kV變電所。

2 電力負荷的確定

根據礦井主要設備選型和全礦井用電負荷統計,計算出礦井後期負荷功率。為提高礦井用電功率因數,減少電能損耗,提高電氣設備利用率,設計在礦井高壓母線上安裝3600kvar高壓電容器。補償後礦井負荷為:

(1)在正常湧水量時:有功功率7872.2kW;無功功率2534.3kvar;視在功率8270.1kVA;自然功率因數0.95。

(2)在最大湧水量時:有功功率9953.9kW;無功功率4137.8kvar;視在功率10779.7kVA;自然功率因數0.92。

3 電源點的確定

楊柳礦後期最大計算電力負荷(最大湧水時)為10779.7kVA。礦井距太來110kV變電站約9km,距甘棠110kV變電站約15.05km,距黔西110kV變電所距離約23km。距協和35kV變電站約5.8km,距高山35kV變電站約8.5km。

由於黔西110kV變電站距離本礦井太遠,如由其向本礦井供電,工程量很大,設計暫不考慮由其引入礦井供電電源。而太來變電站沒有備用出線間隔,無法向本礦井供電。根據前述礦井附近的現有及規劃電源條件,以及用電負荷情況,現提出以下兩個礦井供電方案。

(1)方案壹

礦井采用35kV供電,即在楊柳礦井工業場地建壹座35/10kV變電所,壹回路電源引自引自甘棠110kV變電站,電壓35kV,導線型號為LGJ-240,線路長度約為15.05km。另壹回路電源引自高山礦35kV變電站,電壓35kV,導線型號為LGJ-240,線路長度約為8.5km。

(2)方案二

礦井采用35kV供電,即在楊柳礦井工業場地建壹座35/10kV變電所,壹回路電源引自引自甘棠110kV變電站,電壓35kV,導線型號為LGJ-240,線路長度約為15.05km。另壹回路電源引自協和35kV變電站的電源引自太來110kV變電站的35kV母線段上,電壓35kV,導線型號為LGJ-185,線路長度為5.8km。

(3)兩個方案經濟和技術比較

在經濟方面:從投資看,兩個方案均考慮35/10kV變電所,故變電所部分投資相同。線路部分:方案壹中除要架設本礦的電源線路,還需改造高山礦35kV變電站的電源線路,***需架設線路30.55km,方案二需架設的電源線路20.85km。方案二投資較少。

在技術方面,方案二相對方案壹,需要變電所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更加豐富,才能更好的管理;經校驗,方案壹和方案二均能滿足礦井供電質量的要求。加上將來可利用礦井瓦斯發電作為補充電源,礦井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將得以更大的提高。因此,本設計選用方案二作為楊柳礦供電方案。

4 35kV線路導線、避雷線及桿塔的選擇

貴州地區山多、溝多、樹多,地形、地貌、地質的變化也較復雜,給架設輸電線路帶來了壹定的困難。輸電線路的路徑宜盡量利用山頭坡頂,少砍伐樹木少占農田。線路考慮防汙、防震,采用合成絕緣子。

礦井35kV變電所後期最大計算用電負荷為10779.7kVA。設計從甘棠110kV變電站和協和35kV變電站各引出壹回35kV線路向楊柳礦35kV變電所供電,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並按允許電壓降校驗,最終從甘棠110kV變電站到礦井35kV變電所線路導線型號選用LGJ-240;從協和35kV變電站到礦井35kV變電所線路導線型號選用LGJ-185。其中甘棠110kV變電站至楊柳礦35kV變電所線路長度為15.05km,協和35kV變電所至楊柳礦35kV變電所線路長度為5.8km,兩條線路均全線架設OPGW復合光纖地線,芯數為8芯,既作為線路的防雷保護,又為礦井變電站和上級變電站的通訊提供通道。在35kV線路的始、終端桿上安裝氧化鋅避雷器。

5 礦井35kV變電所的確定

礦井工業廣場內設35/10kV變電所壹座,在選址時考慮到了進出線方便、接近負荷中心以及防洪排澇等因素。根據統計,前期10kV側最大有功電力負荷6195.5W,視在功率為6717kVA(電容補償後);後期10kV側最大有功電力負荷9953.9kW,視在功率為10779.7kVA(電容補償後)。主變壓器臺數的確定:

方案壹:選用兩臺SZ11-10000/35,35.5%/10.5kV,10000kVA主變壓器,前期兩臺主變壹用壹備,當工作變壓器故障時,備用變壓器自動投上,可以滿足全礦井負荷用電需要。負荷系數為0.67,保證系數為1.49。後期兩臺主變分列運行,互為備用,兩臺主變同時工作的負荷系數為0.54,當壹臺主變檢修或故障,另壹臺主變工作的事故保證系數為0.93。可以滿足全礦井壹,二級負荷用電需要。優點是接線簡單,控制、管理操作簡單,運行方便,投資省。缺點是適應負荷變化能力較小,前期按主變安裝容量收取基本電費的費用較高。

方案二:選用三臺SZ11-8000/35,35.5%/10.5kV,8000kVA,前期安裝兩臺主變,正常情況下兩臺主變壹用壹備,當工作變壓器故障時,備用變壓器自動投上,可以滿足全礦井負荷供電需要。負荷系數為0.84,保證系數為1.19。後期增加壹臺主變,正常情況下兩臺主變運行,壹臺備用。當任壹臺工作主變故障時,備用主變自動投上。兩臺主變同時工作負荷系數為0.673,任壹臺故障時保證系數為1.48,可以滿足全礦井負荷用電需要。優點是適應負荷變化能力較大,前期按主變安裝容量收取基本電費的費用較低。缺點是接線復雜,不便於管理操作,投資較大,前期主變負荷率較高,後期按主變安裝容量收取基本電費的費用高。

由於變電所安裝兩臺主變現場管理操作簡單方便,不容易出現誤操作的情況,本次設計按方案壹設計。變電所的35kV和10kV系統均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兩回35kV電源進線同時使用。變電站35kV配電裝置選用KYN61-40.5型鎧裝型移開式金屬封閉開關櫃,配用ZN85型真空斷路器;10kV配電裝置選用KYN28A-12型鎧裝型移開式金屬封閉開關櫃,配用VS1型真空斷路器。35kV開關櫃采用單列雙通道布置,10kV開關櫃采用雙列雙通道布置。

變電站設兩臺站用變,分別設於35kV I 號母線段和10kV II號母線段上。站用變選用SC9-50/35,35/0.4,50kVA和SC9-50/10,10/0.4,50kVA變壓器各壹臺。站用電設站用電屏,電源進線兩回,可互為備用,自動切換。變電站操作電源選用微機高頻開關直流屏,裝設免維護鉛酸蓄電池壹組,電壓220V。根據變電站直流負荷情況,選用蓄電池容量為100Ah。變電站內設兩臺低壓動力變壓器,根據電力負荷統計表,選擇兩臺S11-1250/10,10/0.4kV,1250kVA變壓器,兩臺分列工作,互為備用。向地面動力、照明、工作及安全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