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裏的知識博大精深,其中暗含哪些玄機?
易經是中國的最璀璨的文化瑰寶,沒有之壹,孔子為其研究和學習了壹輩子,並為它寫了大量的編註和校註,算命之人也以其為自己行業的生存寶典,用其探究人壹生的命運和自然的規律。易經不僅是文學和神學方面最傑出的代表,也包含了對自然萬物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探究和教導。
易經成書於我國商朝末年,也就是周文王還只是商朝的臣子之時,後來商紂王怕姬昌造反,將他騙到了朝歌,並將其以著書的名義囚禁了起來,後來姬昌在囚禁的十年時間裏編寫出了周易。從此中華文化開始有了新的詮釋。無論是孔子的禮義廉恥還是老子的道法自然,都是從易經的智慧中得到的靈感。
很多人壹提到周易,就想到了算命和占蔔,易經最開始的作用確實是以占蔔為出發點的,易經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相結合,以乾坤代表陰陽,老子曰:“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易經中就是在陰陽中生出乾坤,從乾坤發展出了八卦,用八卦衍生出了六十四卦,每壹卦都結合了農業,天氣,人的關系,並將占蔔和風水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易經之所以成為古代中國人的精神紐帶,是因為他作為壹本占蔔書,卻比孔子更早的闡述了人的精神和意誌,用自然法則來勸誡人們向善。
易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產,它是中國人最早的有了系統的道德規範。成為了後世儒家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