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相逢壹笑泯恩仇原自那首詩

相逢壹笑泯恩仇原自那首詩

“相逢壹笑泯恩仇”出自《題三義塔》,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3年創作的壹首七言律詩。

題三義塔

作者魯迅?朝代近代

奔霆飛熛殲人子,敗井殘垣剩餓鳩。

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抗流。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壹笑泯恩仇。

白話翻譯:

日本強盜轟炸上海閘北人民,饑餓的鴿子在瓦礫堆中幸存。

偶然遇到好心腸的日本友人,把這只劫後的鴣子帶回東瀛。

鴿子死了還建築起高塔紀念,日本農民常把它記掛在心田。

如果死去的鴿子從夢中醒回,將化作精衛鳥銜石填平東海。

消除戰爭種下的仇恨的種子,中日兩國人民必將同仇敵愾。

擴展資料

這首詩的首、頷兩聯完全是寫實。“奔霆飛螵”、“敗井頹垣”形象地寫出了日寇飛機轟炸上海閘北時的情景:炸彈轟響,烈焰飛騰,墻倒屋塌。

“殲人子”是寫死於血泊中的無辜平民百姓;“剩餓鳩”則點出這只“喪家之鴿”,它既是日本侵略者炮火下的幸存者,又是帝國主義野蠻屠殺的證據。然而,日本人民並不同於日本侵略者,他們懷著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把這只“餓鳩”帶回國內,精心餵養,死後又“建塔以藏”。

這不是壹般的“善心”,不是壹般的“人道主義”,其意分明表露了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無聲抗議,表露了對中國人民遭受的災難抱有深深的同情和歉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