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養豬”現象如何處理?
“餐廚垃圾豬”也被稱為“泔水豬”,是指利用餐廚垃圾飼餵的豬。餐廚剩飯剩菜和垃圾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收集餵豬,容易傳播疫病,也會對周邊環境產生惡劣影響。
目前,這壹問題已經引起高度重視。4月15日,發現不少區域已經開始行動,查處“餐廚垃圾豬”飼養點。在陳臺子排水河榮華橋附近的養豬點,有公安、綜合執法、環衛等部門的車輛停靠,挖土機、卡車等正在將垃圾清走;在外環線津霸橋附近,多個養豬點已經清理完畢。但仍有壹些區域,養豬戶仍照常養殖。
順著天津市外環線接著往前走,在天津中心城區東部外環線外,記者找到壹處相對較大的“餐廚垃圾豬”養殖點,壹輛小型卡車上面有幾個拉泔水的塑料桶,旁邊分布著數十個油桶。知情人介紹,這可能是從餐廚垃圾中提取出的油脂,會有專門的人過來收。
與此同時,“餐廚垃圾豬”養殖也帶來環境汙染。記者發現,“餐廚垃圾豬”養殖設施非常簡陋,汙水和固廢垃圾大都直接向外排放,給周邊水土環境造成汙染,有的養豬點甚至直接把豬糞露天堆積在豬舍旁邊。養殖戶收集飯店、賓館的泔水的時候,多數也被要求義務打掃衛生或者清掃垃圾,這些垃圾往往會被他們隨意丟棄在養殖點附近。
另外,“餐廚垃圾豬”養殖還會導致“地溝油”問題的產生,給百姓餐桌安全帶來重大隱患。壹位養豬戶表示,他們把泔水拉過來後要把表面的油脂收集壹下。在多處“餐廚垃圾豬”養殖點,都可以看到有裝滿“地溝油”的油桶存在,有些養豬戶還用塑料布加以遮蓋,防止被外人看到。
受訪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要解決“餐廚垃圾豬”問題,必須采取“壹攬子”措施加以解決。市容、畜牧、食藥、環保等政府管理部門應強化監管,開展聯合執法,深入基層開展整治清理專項行動,形成高壓態勢。尤其要做好區域交界地區的管理工作,防止養殖點“打遊擊”。
同時,要切實管理好餐廚垃圾,把餐廚垃圾處理作為整治飼養“泔水豬”的關鍵之舉。建議將監管重點放在產生餐廚垃圾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確保餐飲服務單位按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餐廚垃圾的種類和產生量,讓有資質的單位收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