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分析國際競爭力的模型有哪些

分析國際競爭力的模型有哪些

五種競爭力模型是由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在任何行業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也無論是提供產品還是服務,競爭的規則都是包含在五種力量內。該模型可以算是行業分析中最典型的分析模式,它第壹次從各個行業分析進行了全面的刻畫。通過對這五種競爭力量的分析可以明確企業的優勢和劣勢,確定企業的市場定位。

1、行業競爭對手

現有公司間的競爭力是五種力量中最強大的。為了贏得市場地位和市場份額,他們通常不惜代價。在有些行業中,競爭的核心是價格;在有些行業中,價格競爭很弱,競爭的核心在於產品或服務的特色、新產品革新、質量和耐用度、保修、售後服務、品牌形象。

2、新進入者

壹個市場的新進入者往往會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和資源,希望在市場上占有壹席之地。對於特定的市場來說,新進入者所面臨的競爭威脅來自進入市場壁壘和現有廠商對其作出的反應。

3、替代產品

某個行業的競爭廠商常常會因為另外壹個行業的廠商能夠生產很好的替代品而面臨競爭。壹般來說,替代品的價格越低,替代品的質量和性能越高,購買者的轉換成本越低,替代品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就越大。

4、供應商

如果供應商擁有足夠的談判權,在定價、所供應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或者交貨的可靠度上有很大的優勢時,那麽供應商就會成為壹種強大的競爭力量。

5、購買者

如果購買者能夠在價格、質量、服務或其他的銷售條款上擁有壹定的談判優勢,那麽購買者就會成為壹種強大的競爭力。壹般來說,大批量采購使購買者擁有相當的優勢,從而可以獲得價格折扣讓和其他壹些有利的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