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說話的用詞和大陸人有什麽不同?
臺灣人不喜歡說"搞"這個字眼,但是有很多大陸同胞在習慣上卻常常使用這個字。搞,對他們來說是做的意思,但是,搞,對臺灣人來說是胡作非為,亂搞壹場的用詞........
泡面--------->方便面
隨身碟------->u盤
餐廳--------->食堂
洗手間------->衛生間
土石流------->泥石流
追撞--------->追尾
推高機------->叉車
天車--------->行車
服務生------->服務員
冰棒--------->冷飲
白飯--------->米飯
路邊攤------->大排檔
機車--------->摩托車
測速照相----->電子警察
棉花棒------->棉簽
攝影機------->攝像頭
不客氣------->沒事
跳舞--------->蹦D
計程車------->出租車
便當--------->盒飯
免洗--------->壹次性
面紙--------->餐巾紙
酒店--------->夜總會
飯店--------->賓館
三溫暖------->桑拿
高鐵--------->動車
室內電話----->座機
炒米粉------->炒粉
番茄--------->西紅柿
鹵蛋--------->雞蛋
冷氣--------->空調
番薯--------->地瓜
土豆--------->花生
公車--------->公交車
拜拜--------->燒香
蒸蛋--------->燉蛋
視訊--------->視頻
滑鼠--------->鼠標
做好--------->搞好
烤肉--------->燒烤
健身--------->鍛煉
10億--------->10個億
吃宵夜------->吃夜宵
洗面乳------->洗面奶(讓我腦袋有種遐想 = =)
洗發精------->洗發水
司機先生----->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