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大牌紛紛入局,小酒館+是門好生意嗎?
小酒館,大生意
小酒館,顧名思義是提供喝酒、聊天、社交的場所。喝酒本身就自帶成癮性,再加上消費小酒館的基本都是年輕人,所以說,小酒館本質上是壹條成癮性賽道與販賣社交概念的餐飲模式。
無酒不歡,這壹沁入骨髓的傳統習慣,造就了市值2.5萬億的神股茅臺,更撐起了千億級別的酒館生意。對於這樣壹個快速增長的千億級規模的市場,也就難免會有很多餐飲品牌跨界要做酒館。
湊湊全國首家“火鍋+小酒館”新業態店也在北京三裏屯揭開神秘面紗,?中午賣火鍋、下午賣奶茶、晚上搖身壹變為酒吧,切全時段餐飲。
中式快餐帶頭大哥老鄉雞,在深圳首店也首度在快餐廳裏加入酒吧業態,擴充消費場景嘗試全時段經營。
賣餃子的喜家德也悄悄開起了小酒館。目前已經在深圳、大連、沈陽等城市嘗試。
2019年中國首家星巴克臻選?咖啡?酒坊Bar?Mixato宣布上線,第壹次將酒吧體驗與臻選咖啡全方位融合;在往前追溯,王品在上海陸家嘴也打造了全新川式居酒屋“就是川”;九毛九也做起串串+酒的買賣,取名“慫”……
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試水餐+酒的模式,多時段經營,讓消費者餓了可以進店吃飯,心情不好了可以約人進店喝酒。
據數據顯示,我國酒館行業的總收入由2015年約844億元增至2019年約1179億元人民幣,復合增長率為8.7%,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至1839億元人民幣。
如果按照預期,小酒館賽道將會產生近2000億的市場規模,是典型的小酒館,大生意。模式看似雖小,卻能通過品牌差異化跑出市場規模。
夜經濟推動小酒館
餐飲巨頭心有“酒”屬,實則已久矣。2019年“夜經濟”壹詞盛行,2020年疫情過後,“地攤經濟”與“刺激內需”的政策背景下,夜經濟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9年,中國夜間經濟的市場總量由10.9萬億元增長至16.8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1.4%,預計2025年進壹步增長至28.2億元。
另壹點,夜間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更強。
我們先來看幾組數據:據《2020低度酒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分析》中顯示,2019年,國內果酒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2315億元,較2018年已經上漲了6.24%。
圖源於江小白官方-青梅酒品牌梅見
據《2020年輕人酒水消費洞察報告》數據顯示,90後人群中10%有每日飲酒的習慣;過去的2020年3月14日,江小白推出青梅酒品牌“梅見”在李佳琦直播間造勢,20萬瓶青梅酒不到半小時銷售壹空。
夜經濟不僅是當代打工人工作壹天後的情緒釋放,還是後疫情時代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關鍵,而且基於中國龐大人口基數及城市規模,夜間經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在所有夜經濟活動中,酒館是最具活力的消費場景。尤其是在夜經濟的市場環境和消費影響下,間接推動中國酒館行業的發展,酒館行業的參與者也能進壹步提升市場參與度。
以此數據來看,餐飲品牌開啟“小酒館+”模式,壹方面是對疫情以來營收的自救,另壹方面也是在小酒館經濟愈加火熱、年輕人逐漸成為餐飲消費主力軍的市場樣態下,對餐飲發展未來的探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各餐飲品牌紛紛探索小酒館+模式來說,壹是可以制造話題;二是開測試店,尋找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用小酒館的模式,探索夜晚的生意,打造品牌,進行勢能發聲。
小酒館的困難與機會
當然,酒館生意要想做大,還是有著不小的瓶頸。
首先,群眾認知較淺,過程漫長。中式酒館市場規模小,還處在初級階段,人們的認知也較淺。
在酒館認知方面,北京甚至還沒有成都消費者認識深刻,二三線城市消費者還處於壹個傳統的消費方式,另外也沒有人會“夜夜笙歌,頓頓喝酒”。
其次,受眾群體有限,女性群體居多。由於小酒館的酒基本度數都比較低,果酒的度數多是8到10度,喝了不容易醉,但又剛剛有微醺的感覺,正適合不太會喝酒、不喜歡烈酒的女孩子。
因此小酒館的主要消費群體是90後年輕女性。這也就意味著小酒館的消費群體其實是有限的。而強調個性化的小酒館原本就不如正餐的受眾面廣,如何增加回頭客和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也成了它面臨的壹大問題。
還有,整體翻臺率偏低。“小酒小菜慢慢聊”,主張“慢”的小酒館在面臨翻臺問題的時候,其實是急的。
幾乎所有的小酒館都面臨著壹個問題:中午客流松,晚上餐桌緊。在營業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增加翻臺讓老板們絞盡腦汁。
最後,同質化嚴重,容易被復制。目前市場上的小酒館模式多趨於壹致,下酒菜不僅以川菜、江湖菜為主打,而且涼菜居多,制作難度不高。至於果酒,雖然每家店都強調自己的果酒“獨門自釀”,但實際上味道差別不大,這就使得品牌辨識度非常低。
小酒館其實就是‘餐+飲’休閑餐飲模式的更新和延伸,酒飲這壹部分雖然被強化作為吸睛點,但並不足以成為壁壘。
雖困難重重,但千億市場亟待開發。小酒館雖然是以酒來吸引消費者,但要想長期生存下去,經營的重點仍應該放在菜品身上,酒只是輔助。
但是輕酒飲文化在中國還是越來越普及了,消費者下班之後喝兩杯這種自我犒賞型的小酌文化會變成日常。在“餐”上面下工夫,搭配多樣化或許是小酒館的突破口。
總結
顯然,中國小酒館的千億市場亟待開發,“有酒有肉有故事”的江湖,也才剛剛開始。
總的來看,小酒館雖距離規模化還有壹定距離,但是逐漸升級的消費趨勢也賦予了它無窮的潛力,獨特的、有性格的小店若能隨著顧客的需求做出升級,將永遠不缺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