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英國有沒有佛教寺廟

英國有沒有佛教寺廟

自壹九○六年英人傑克森(R.F. Jackson )在海德公園(Hyde Park)宣揚佛教教義,並自營書店,流通佛教書籍之後,佛教漸為壹般民眾所知曉。壹九○七年,他與多人在倫敦發起成立“不列顛愛爾蘭佛教會”( Buddhist Society of GreatBritain and Ireland ),以研究佛學為宗旨,並推舉戴維茲教授為首任會長,阿難陀.彌勒長老(Anada Metteyya)為副會長,成員大多為學者及高知識分子。彌勒長老俗名貝尼特( Charles Henry Allan Bennett),生於倫敦,於十八歲時展讀阿諾德的《亞洲之光》之後,大為感動,於壹八九八年至錫蘭學佛,壹九○二年在緬甸披剃出家,法名彌勒,壹九○三年在仰光召集佛教徒成立“國際佛教會”,在哈拉翁夫人(Mrs. Hla Oung )的資助下,組織弘法團到英國展開弘法工作,使佛教在當時受到矚目。壹九二三年,彌勒長老逝世。“不列顛愛爾蘭協會”成立二十年間,重要幹部老成雕謝,幸有培因( Francis J. Payne ),繼續把會員聚合起來,在艾薩克斯會堂( Essex Hall )主持壹系列的佛教講座。壹九二四年,他發起創辦“佛教徒聯合會”( Buddhist League ), 自任第壹任會長,雖然不久也解散了,但他仍以無

比的熱忱繼續演說佛法,度人學佛。

壹九二四年,韓福瑞( Christmas Humphreys )合並靈智學會(TheosophicalSociety)倫敦分會與“不列顛愛爾蘭佛教會”,成立“佛教協會”(The BuddhistSociety ),自任會長,出版《中道季刊》,撰文著書,宣說佛法妙諦,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又赴各國訪問,得到緬人支持,在倫敦印刷各種刊物,宣揚佛教,並將日本鈴木大拙的著作介紹給英國民眾。可惜自韓福瑞於壹九八三年逝世後,“佛教協會”也隨之沒落。

摩訶菩提協會的創辦人達摩波羅( Anagarika Dharmapala )誌在復興印度佛教, 有鑒於弘法工作的重要,在壹九二八年組織“佛教布教團”( Buddhist Mission),派遣法師輪流駐英弘法。壹九五四年,在該會協助下,錫蘭佛教徒在倫敦創建“倫敦佛教精舍”( London Buddhist Vihara ),這是南傳佛教在歐洲的第壹座佛寺。壹九二八年秋天,太虛大師環遊世界弘法,從法國來到英國,受到摩訶菩提倫敦分會及倫敦佛教會的熱烈歡迎。大師希望在歐洲設置“世界佛學院”,倫敦的佛教徒被大師為法忘軀的精神所感召,立即組成“佛教委員會”以為響應,可惜在大師赴往他國弘法之後,委員會的工作就告停止。

壹九六四年,泰僧智成上座( Nansiddhi)與隨侍翻譯——帝須達多(Tissadatta)比丘,應加拿大籍比丘阿難陀菩提(Anandabodhi )的邀請,在泰英兩地信徒的出資供養下,遠赴倫敦弘法,受到西方高知識分子的歡迎,泰國皇室認為在英國組織僧團有其必要,所以在壹九六六年成立“佛光寺”(Buddhapadipa Manastery )。

壹九六七年, 僧護法師( Ven. Sangharakshita )深感英國佛教若要在西方落實發展,必需在經濟上獨立自足,並且在戒律上予以改革,因而組織“西方佛教僧團之友”( Friends of the Western Buddhist Order ), 展開他的革新佛教運動,以實踐八正道中的“正業”為弘法的經濟後盾,在世界各地成立禪坐中心及餐館、印刷、建築等各種合作事業。

六○年代,西藏喇嘛紛紛出走西方,藏傳密教因此傳入西方,例如:壹九六七年,阿貢仁波切(Shetrop Akong Tarap)和創巴仁波切(Chogyamtrungpa )在英國創立的“三耶林西藏佛教坐禪中心”(Kagyu Samye Ling Tibetan Center )及奇美仁波切(Lama Chime Rinpoche)創立的“康藏之家”( Kham Tibetan House)等都是噶舉派的寺院;壹九七七年,提列因仁波切(Karma Thinley Rinpoche)及其英籍法嗣塔耶(Jampa Thaye)所創的“薩迦派佛法中心”( Thinley Rinchen Ling)是薩迦派的寺院;壹九七六年開辦的文殊師利佛學院(Manjushri Institute )主要在宣傳格魯派教義;索甲仁波切(Lama Soygal Rinpoche)主持的“蓮華生佛法中心”(Dzogchen Orgyen Cho Ling)則是寧瑪派的寺院。七○年代,日本佛教傳入英國。像“斯盧所洞修道中心”(Throssel Hole Priory)、“英國凈土真宗協會”( ShinBuddhist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英國真言宗佛教協會”(The Britain Shingon Buddhist Association)等分別屬於曹洞禪宗、凈土真宗及真言宗系統。

壹九九○年十壹月,星雲赴歐洲弘法暨成立佛光會,途經英國考察時,賦予當時正在當地深造的依益法師及永有法師兩項任務:壹、在倫敦成立道場;二、在當地成立佛光會。他們不負眾望,於壹九九壹年九月在倫敦最熱鬧的牛津街及裏仁街側,覓得壹座基督書院( The Institute of Christian Studies, opened by ArthurMichael Ramsay in 1973 )作為寺址,旋即籌組倫敦佛光協會, 並於翌年四月邀請星雲前往主持成立大會暨佛學講座,承蒙當時臺北駐英代表蒞臨參加。道場於六月二十日與屋主簽約,經裝潢後,在九月二十八日落成,名為倫敦佛光山,壹九九三年七月,又應曼徹斯特信眾的要求,於該地成立曼城佛光山。壹九九四年,雅適士市許瓊華女士舍宅為寺,供法師領眾薰修。星雲於壹九九四年八月應邀至英主持佛學講座,並為曼徹斯特佛光協會、雅適士佛光分會主持成立大會,英國佛光山的道場及佛光會合作無間,經常協力舉辦各種多元化的弘法活動,例如供僧法會、冬令營、才藝班、中小學教師研習營、各國寺院巡禮、中文班、慰問老人院、捐血救人、家庭普照、信徒聯誼會、素食品嘗會等,其中壹九九四年元月,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及臺北駐英代表處主辦,倫敦佛光山協辦的第壹屆倫敦海華文藝季,內容包括書畫展、音樂演唱會、國劇、舞蹈等,受到當地社會的重視;同年由倫敦佛光協會暨倫敦佛光山主辦的梵之旅——佛教藝術季與中華文化系列慈善義演,有來自十國,三千多人***同參與,臺北駐英代表暨倫敦數位國會議員及當地僑領等貴賓均蒞臨觀賞,全部門票收入都捐給英國醫療機構,回響熱烈;壹九九五年,曼城佛光山暨曼城佛光協會在皮卡迪公園(Piccadily Garden )及唐人街舉辦的慶祝佛誕園遊會, 當地市議員及政府官員均前來遊觀,並獲曼城首報《曼徹斯特晚報》全版報導;同年的僧寶節,倫敦佛光山於漢摩斯密千人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