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是人類壹切行為的原始驅動力
《物演天論》中有這麽壹句:我們的壹切感官都是為了求存而存在,而不是為了求真而存在。我認為這句話揭示了壹個最根本的道理,“求生”是人類壹切行為最原始的驅動力!
“求生”有三個層次。
“求生”的最低層次是求得生存空間。我們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處於這壹個層次,為了生計而奔忙,為了名利而奮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描述的就是處於這壹層次的人的生存狀態。
“求生”的中間層次是求得生活質量。我們社會上的中產階層大多處於這壹層次,處於這個層次上的人講究吃喝玩樂,講究享受生活,重視生活的過程,註重生命的體驗!
“求生”的最高層次是求得生命價值。壹個人不管擁有多少財富,不管生活過得有多好,但是生命總有終結的壹天,於是人就產生了永生的欲望。但是,人的肉體是不可能永生的,因此我們就只能追求精神上的不朽。中國儒家就講“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就是追求精神上的不朽。
人類的壹切行為,無非是在以上三個不同的層次上求得自己生命的擴張與延續!認識了這壹點,我們就能穿透迷霧,看到本真,從人性深處去看透壹切道德、宗教、文化、歷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