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容齋隨筆·狐突言辭有味》譯文與賞析

《容齋隨筆·狐突言辭有味》譯文與賞析

狐突言辭有味

狐突言辭有味

原文

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以十二月出師,衣之偏衣,佩之金玦。《左氏》[1]載狐突所嘆八十余言,而詞義五轉。其壹曰:“時,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其二曰:“敬其事,則命以始;服其身,則衣之純;用其衷,則佩之度。”其三曰:“今命以時卒,閟[2]其事也;衣之龍服,遠其躬也;佩以金玦,棄其衷也。”其四曰:“服以遠之,時以閟之。”其五曰:“龍涼,冬殺;金寒,玦離。”其宛轉有味,皆可咀嚼。《國語》[3]亦多此體,有至六七轉,然大抵緩[4]而不切。

註釋

[1]《左氏》:即《左氏春秋》。[2]閟:(bì),止,盡。”[3]《國語》:《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壹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4]緩:這裏指關聯不緊湊。

譯文

晉侯派遣太子申生去討伐東山臯落氏,並命令他十二月出兵,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再佩上鑲金的玉佩。《左傳》中記載了狐突所說有關這件事的八十多個字,其中的含義包括五個層次的轉折。其壹說:“時間,是事情的征兆;衣服,是身份的表象;佩飾,是內心的旗幟。”其二說:“想要讓他鄭重的對待壹件事情,就要提前采取行動;想要符合他的身份,就要穿純色的衣服;想要讓他內心忠誠,就應當佩帶合乎禮度的飾物。”其三說:“如今命令他出征的時間如此匆忙,是想要讓他的事業終止;讓他穿不同顏色的衣服,是想要與他疏遠關系;讓他佩上鑲金的玉佩,是想要舍棄他內心的忠誠。”其四說:“讓他穿不同顏色的衣服目的是要疏遠他;讓他在較晚時間出征目的是要終止他的事業。”其五說:“雜色意味著淒涼,冬天意味著肅殺;金屬意味著寒氣,玦佩意味著火壹般的燥熱。”這些文字婉轉曲折,耐人尋味。《國語》中也有許多類似這樣的文字,有的甚至包含六七個層次的轉折,但大多數都關聯不緊且不切入主題。

評析

狐突原姓姬,為春秋時晉國大夫,史上赫赫有名的晉文公重耳是他的外孫。晉獻公命令太子申生征伐東山臯落氏,是在閔公二年(前660),狐突為太子駕馭戎車。晉獻公指令申生“盡敵而返”,實際是要犧牲他,好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狐突從晉獻公為申生“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的舉動中看出了端倪,從五個角度婉轉提醒申生,希望他可以醒悟。《左傳》裏後來還說,梁余子養、罕夷和先丹木都看出事情不對,狐突準備讓大家壹起出逃,被監軍的羊舌大夫阻止了。於是狐突就勸諫申生,讓他不要出兵。後來申生被逼自殺,晉國大亂,狐突也被殺。百姓對於他的遭遇非常同情,於是立祠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