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愛吹牛的人容易真成功?
1、
王大成了我們班的大牛了,以前他是真吹牛,現在他是真牛逼啊。
畢業那年的散夥飯,王大半只腳是踩到了椅子上的,他說:“馬雲是他表叔,陳歐是他發小,公司隨便他挑,畢業半年後買車為證。”
可惜啊!
他吹下的那個笑話還在耳邊回蕩呢,半年後他購入壹輛高級自行車,放言跟著名人騎行的故事又為自己添了壹新的笑柄。
大家這才明白,馬雲陳歐鳳姐等各路真紅假紅明星並不是他家真親戚,他只不過鍥而不舍的用微博私信轟炸人家,然後連人帶信的滾入老人海茫茫,明星並無看他壹眼。
王大除了牛皮愛吹破這壹明顯的缺陷外,還有壹明顯的缺心眼兒。
據說,畢業後他騎驢找馬的入職了壹外企,總是想法設法的混入公司各種圈兒,馬屁拍上壹圈兒後,買單。
他喜歡混在各種興趣的業余團夥裏,比如相親大會、互聯網會、出版界交流會、甚至政府界的培訓會,他在自己的城市裏不斷的迎來送往壹些這樣那樣的朋友,陪吃陪玩,買單。
同學聚會上還會有人冷嘲熱諷的說:大概好像也許可能,所有人都是王大的親戚,隨便提起那麽壹個人,王大總是接壹句:那是我哥、我姐、我妹、我朋友……
對不起,王大,世界是妳家開的呀?都是妳親戚!
當然那是玩笑話,事實是,大家紛紛自覺地在他身邊站隊,爭相做他的朋友,加上他胖乎乎的身材,真是踏實又可靠的首選。
畢竟,像他這樣的熱心腸兒的好人,太少了,也太受歡迎了。
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畢業五年後,王大成立了自己的自媒體聯盟,什麽也不幹,交叉推廣各種自媒體,聲勢浩蕩的沖出以個人為組織的自媒體圈,成為人人高看壹眼的新媒體先鋒。
那時候王大的吹牛都變成來侃侃而談了,並且最讓人痛苦的是,當年聽起來那麽像笑話的時,如今聽起來那麽像真理呢。
比如王大說:“我吹出去的牛皮,都是放出去的壯誌。”
他也知道自己愛吹牛啊,可是他仍舊是壹個好面子的普通人,就像那位把帽子先扔過去的先生壹樣,既然誇下了海口,那就逼自己壹把試試看咯。
他畢業時的第二份工作正是由於自己的厚臉皮得到的,他跑去了聚美總部,采取了妳我所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方法去接觸聚美裏上班的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大謀得壹差使,並很快的籠絡了很多人,沒辦法,他看起來沒皮沒臉卻又雄心壯誌的樣子,很二,所有人都把他當做壹扶不起的阿鬥,除了牛皮吹破天啥也不會,盡情的傳授經驗給他。
有人當面揶揄他,陳歐並不是他朋友,而是他老大的老大的老大。他笑呵呵的應對,早晚要和陳歐成為鐵哥們兒。
眾人笑,無奈,然後各種支招。他把有用的沒用的偷偷記錄下來,五年下來,卻也鑄就壹把亮劍。
再比如王大常說:“我對別人好,不是為了拍馬屁,而是為了偷師學藝。”
而偷師學藝總有壹天能用上的。
有壹次,壹位做自媒體的兄弟吐槽說:“獨自為伍,太辛苦,自媒體人就這點不好。”
說者無意,聽著有心,王大積攢了五年的經驗和人脈,這時候派上用場了,他拜訪了N個人,調研了N種可能,嘗試了N種方法,最後推出了自媒體聯盟。
雖然馬雲、陳歐等壹線大咖和大帥哥依然不是他哥,但是很多我們熟識的明星已經和他成為朋友,甚至幫他推廣了自媒體聯盟。
他那些人脈關系,混好的沒混好的,因為之前都多多少少受過他的禮遇和恩惠,心中充滿感激,紛紛都各顯神通,這樣,王大的名聲就揚出去了。
他的身邊早已經人滿為患,同學們更是爭先恐後的表態說王大啊,那是我舍友,那是我上鋪,那是我錯過的男朋友、那是我哥們兒。
他在同學群裏表示,妳們都覺得我愛吹牛、勢利眼、愛買單、缺心眼兒,可是,那四件事,其實就是壹件事兒,就是對別人好唄……
王大只是成了王總,但還是熱衷買單、會朋友,喜歡人多熱鬧,喜歡為別人辦舉手之勞的事情。
他說,與人交往,妳還矯情羞澀什麽,厚著臉皮、削尖腦袋的對別人好啊,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壹個好人啊,老天不會虧待妳。
王大的好友圈裏,有無數的互聯網大咖、IT界CTO、營銷大王,無數能夠為他出謀劃策的牛人啊,成功那不是必然麽。
他的捷徑,就是先把他們吹成自己的朋友,然後把他們真的變成朋友。
然後,王大成功了。
他樂顛顛的享受著未來可能的壹切,他依然到達不了馬雲、陳歐的高度,可是已然甩掉他的同班同學好幾千裏地。
陳歐依然不是他的鐵哥們兒,但王大已經是很多人嘴裏常吹的“鐵哥們兒”了。
他的名言變成了:“所謂成功,就是從妳出去找兄弟姐妹開始,到兄弟姐妹都來找妳結束。”說的多好,真的,我們都以自己是他的兄弟姐妹,為榮!
2、
希望聰慧如妳,看到了王大身上和吹牛皮相得益彰的另壹個特點:付出感。
他是靠什麽混到如此好的人緣的,靠有愛和付出,靠自己的熱心腸和永不厭煩的壹臉熱情,融化了貴人和大咖,和眾多的朋友。
呵呵,為什麽妳不屑於吹牛皮啊,因為妳知道吹出去的那些事妳做不到。
為什麽妳不敢誇海口啊,因為通往成功的路上,需要付出太多成本,當然包括沈沒成本,而妳不舍得。
朋友圈的壹篇文章《致賤人,我為什麽要幫妳》啪啪啪的打臉了很多伸手黨,很多人認為不該向朋友伸手請求幫助,至少不應該要求幫助時,還要說壹句舉手之勞嘛。
是的,我也不認同那種吃了妳送的蘋果,反而自我安慰壹句“妳不送給我吃也會爛掉”的強盜邏輯。
但是,請相信,這種人只是臉皮厚、或者不會說話、情商不高而已,但如果他在妳的朋友行列,我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彼此幫忙,哪怕幫完再說壹句:滾啊,我才不是舉手之勞,是因為是妳,我才願意幫啊。
讓他懂得妳的付出就好。
我覺得啊,今年妳幫助了別人,明天別人又幫助了別的別人,到後來總有有人幫助到妳,因為地球是圓的,情緣是守恒的哇。
付出才不是什麽沈沒成本,它會轉著圈回來找妳的。古語不是說了麽,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