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蘇聯在60年代為什麽撕毀與中國締結的條約

蘇聯在60年代為什麽撕毀與中國締結的條約

因為中蘇論戰導致雙方關系惡化。

中蘇意識形態論爭直接影響到兩國的經濟發展,蘇聯撤走專家、撕毀合同不僅給中國造成了經濟損失,也從根本上傷害了兩國關系,導致中蘇兩黨、兩國矛盾不斷激化。 

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片面撕毀了同我國簽訂的600個合同。其中,專家合同343個,科技合同257個。自第壹個五年計劃以來,援建項目***304項。到1960年上半年,已建成103項。其余201項正在建設中。

蘇聯政府片面決定,從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華專家1390名,終止派遣專家。

蘇聯撤走專家時,帶走了全部圖紙、計劃和資料,並停止供應我國建設急需的重要設備,大量減少成套設備和各種設備中關鍵部件的供應,使我國250多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建設處於停頓、半停頓狀態,給我國的經濟建設造成了重大損失,加重了我國的經濟困難。

擴展資料:

中蘇交惡時期,雙方互有攻守。即使在蘇聯對中國施加經濟、政治、軍事壓力時,中國也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采取積極主動措施清除蘇聯對中國的影響。

對於那些參與非法活動、搜集情報、策動中國邊民出逃的蘇聯商務機構及其人員進行鬥爭是必要的、正確的,充分體現了中國獨立自主的精神,符合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政治穩定。

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中國人民珍惜同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友誼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經過長期奮鬥而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對抗日軍的圍剿和國民黨的封鎖,毛澤東曾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開展大生產運動,實現勞武結合,保障自給。

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能造什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壹輛汽車、壹架飛機、壹輛坦克、壹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因此,旨在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的“壹五”計劃應運而生。1954年,赫魯曉夫率團訪華,基於國際分工理論邀請中國加入經濟互助委員會,想設法將中國東北變成農業區,蘇聯遠東濱海區建成工業區,毛澤東拒絕了這壹建議

。經過“壹五”計劃,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1956年中國開始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對蘇聯的依賴性降低,蘇聯駐華商務機構存在的價值式微,中蘇論戰導致雙方關系惡化,蘇聯駐華商務機構的撤銷是其命運使然。

人民網—20世紀60年代初期蘇聯駐華商務機構撤銷問題的歷史考

人民網—1960年7月16日 蘇聯撤走全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