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施用肥料效果好
(1)不同的葉面肥有不同的使用濃度,不是濃度越高越好。
如果含生長調節劑的葉面肥使用濃度適宜,會對作物生長起到促進作用,但濃度過高會抑制作物的生長;含有營養成分的葉面肥,使用濃度過高會出現燒苗現象。壹方面要根據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濃度配制;另壹方面要進行小面積試驗,確定有效的施用濃度。另外,在配制葉面肥時應註意將噴霧器洗幹凈,有些葉面肥可以與農藥混合噴施,而有些則要求單獨噴施,因此,要首先看清楚說明書上的要求。
(2)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葉面肥的使用效果也不壹樣。
有的葉面肥適合於生育前期噴,有的適合於生育後期噴,有的前後期都要噴。從多數試驗結果看,前、中期噴施的效果要好於後期。另外,葉面肥的施用時期還與肥料品種有關,如增加植株的細胞分裂數量,從而達到提高作物產量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應在生長前期噴施;而油菜等作物花蕾期和始花期噴施含硼的微量元素肥料,可防止“花而不實”,提高結莢率;豆科作物在始花期和始莢期噴施鉬肥,可增加產量和品質。
(3)不同作物對葉面肥的反應不同。
壹般來說,雙子葉植物如棉花、甘薯、馬鈴薯、油菜等葉面較大,角質層較薄,肥液容易滲透進去,因此,這類作物根外追肥的效果較好。單子葉植物如稻、麥、玉米等,葉面較小,角質層較厚,肥液滲透比較困難,葉面肥的增產效果差壹些,尤其是水稻最為明顯。
(4)葉面肥溶解的好壞和稀釋濃度對噴施效果影響很大。
葉面肥的劑型有兩種:固體和液體。特別是固體粉狀的葉面肥溶解得較慢,放入噴霧器中,加水後,要充分攪拌,使它完全溶解後才能噴,否則溶解不完全,時而噴的濃度低,時而噴的濃度高,濃度低了效果差,濃度高了有時會燒苗。液體肥料在稀釋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操作。
(5)噴施葉面肥時要註意天氣、溫度和濕度,應盡量使肥液有較長的時間附著在葉面上,供作物充分吸收。
應選擇在不刮風的天氣,日照弱、溫度較低時噴,壹般在上午9時以前,下午4時以後,水分蒸發減弱,有利於作物吸收。空氣濕度大的時候,葉面肥噴了以後不容易幹,作物吸收得好,但下雨之前不要噴,以免噴施後被雨水沖洗掉。(6)葉部吸收的養分是從葉片角質層和氣孔進入,最後通過質膜進入細胞內。
因此,噴施葉面肥時要註意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噴均勻。植株的上、中、下部葉片、莖稈由於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吸收外界營養的能力也不同,上、中部葉片生命力最旺盛,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也最強,同時,它們的光合作用能力也最強,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養分也最多。
(7)葉面施肥與土壤施用有機肥(底肥)相結合,且註意氮、磷、鉀肥配合,將有利於滿足作物全生育期多種營養元素的需要,效果會更好。
(8)施用微量元素效果明顯,對各種微量元素敏感的作物如下:
鐵:蠶豆、花生、玉米、高粱、馬鈴薯、果樹。
硼:油菜、甜菜、棉花、小麥、煙草、馬鈴薯、亞麻、結球甘藍及豆科作物。
鉬:主要是豆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如大豆、花生、豌豆、油菜、苜蓿、紫雲英等。
鋅:玉米、水稻、亞麻、蓖麻、棉花、甜菜、柑橘、桃、油桐等。
銅:主要是禾谷類,如小麥、燕麥、大麥。
錳:小麥、燕麥、大麥、玉米、甜菜、油菜、煙草、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