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儒學思想是諸子百家的壹個學派。他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國文化最輝煌燦爛的時期產生的。由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創立的,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加以發展的。再後來由荀子,董仲舒,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人來演變發展的。
在先秦儒家之後,儒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西漢的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新的儒學。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其思想是;“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然後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的先進思想,形成新的儒學。是宋代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集成大家。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的先進思想,進壹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被後人稱之為程朱理學。
再到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
再後來就是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壹”。知行合壹,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他認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的思想,只有把“知”和“行”統壹起來,才稱得上“善”。
他還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言行要壹致。晚年的王守仁把他的思想,歸結為“四句教”,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由此,他的思想流行達150年之久。
他的思想,對儒家思想的發展貢獻最大,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先進的,最具哲學的,最新的儒學思想了。對儒學演變過程當然還有很多!儒學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也是很深刻的。但是影響最深刻的,莫過於現的代毛澤東思想了,毛澤東思想,對人們的影響不但深刻,而且持久。
結束語:儒學思想,其演變過程,經歷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每個演變者的思想發展,最俱先進思想的演變者是王守仁。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毛澤東思想對人們的影響,最深刻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