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公司123號班機事件是怎麽回事?
日本官方的航空與鐵道事故調查委員會,經過調查後,在1987年6月1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中做出三點結論:
1978年6月2日,該飛機執飛JAL115航班在伊丹機場降落時曾損傷到機尾。
機尾受損後,波音公司沒有妥善修補損傷區塊。在替換損傷的壓力壁面板時,應當使用壹整塊接合板連接兩塊需要連接的面板,並在上面使用三排鉚釘固定,但維修人員使用了兩塊不連續的接合板,壹塊上面有壹排鉚釘,另壹塊上面有兩排。這使得接合點附近金屬蒙皮所承受的應力明顯增加,對金屬疲勞的抵抗力下降了至少70%。在維修後幾年的飛航過程中,因客艙內部的多次加壓和減壓,導致此處的金屬疲勞不斷累積。依照事後調查人員的計算,這次修補只能承受10,000次左右的飛行,而班機失事時已經是維修後的第12,319次飛行。
飛機爬升至7,000米左右高空時,壓力壁面板累積的金屬疲勞達到了極限,無法再承受氣壓差而破裂。機艙內因此發生爆炸減壓,高壓空氣沖進機尾,直接將垂直尾翼吹落,連帶扯斷了主要的液壓管線,導致機師無法正常操控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