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恩·丹尼斯的人物軼事
托德和丹尼斯誓不兩立
不是冤家不碰頭。在2007年F1中國大獎賽期間,法拉利與邁凱輪這對F1世界最大的冤家,在周五的F1官方新聞發布會上不得不碰面了。不出所料的是,以車隊經理身份出席發布會的讓·托德和邁凱輪老板朗恩·丹尼斯壹入場就擺出了“針尖對麥芒”的架勢各不相讓。 當“兩支車隊以後是否能夠和平相處?”的問題被拋出後,現場的氣氛有些緊張。丹尼斯扭頭看了壹眼身後坐著的托德,卻被其冷峻的眼神給擋了回去。丹尼斯的反應是冷哼了壹聲,臉上立馬浮現出鄙夷不屑的神情:“這個問題對兩隊來說應該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我不怎麽認為我們之間能夠有愉快的事會發生!”盡管車隊當時處於千夫所指的尷尬境地,但丹尼斯表示:“我對未來抱著樂觀的態度,沒有壹支車隊會比F1本身更重要,這包括邁凱輪車隊。至於什麽才算得上是對F1有利的,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丹尼斯話裏有話地繼續說道:“兩支車隊之間是會緩和還是繼續惡化下去,我想,時間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藥。”
“不過,事實上,正如人們所料,就算兩隊能和解,邁凱輪車隊對此不會感到有多麽大的榮幸或者寬慰!”丹尼斯最後說。
針對丹尼斯的言論,托德毫不留情地給予了反擊:“的確,現在兩隊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我覺得沒有必要談什麽和解之事。很明顯,現在氣氛很不和諧,我希望這個賽季能夠盡快結束,我們能夠早些進行調整而迎接下壹個賽季!”
丹尼斯:我選擇中國人的方式
如果分別給雷諾車手阿隆索和邁凱輪老板朗恩·丹尼斯壹把刀子,他們之間會不會發生壹場決鬥?不會。生性直爽的西班牙人可能會拿著刀子在手上揮舞壹番,但61歲的丹尼斯肯定不會應招,英國人會把刀子扔到地上或交給警察,然後轉身離去。
2007年年十月,人們看到的是,當漢密爾頓的賽車陷入上賽場的緩沖區,丹尼斯在車隊維修間監控器前拼命示意賽道誌願者用力推車的焦急表情;而昨晚抵達活動現場前,漢密爾頓剛在當天的兩次自由練習賽中拿下最快圈速。盡管這個英國人說話時仍然是壹副永不服輸的倔強模樣,但同樣微微上翹的嘴角,其背後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和丹尼斯在壹起,可以和他談論任何話題,只有阿隆索除外。當記者拋出問題:“在中國,壹個人在離開某個公司後,慣常的做法是盡量避免談論老東家,即使要說,也會盡量說壹些前東家的好話。但阿隆索似乎並不認同中國人的做法,作為壹個去年剛剛離開邁凱輪的車手,阿隆索在日本站結束後立即放出話來,說如果能幫助馬薩奪冠,他會很高興。對此,您怎麽看?”丹尼斯努了努嘴:“我選擇中國人的方式。”
記者並不死心,於是繼續問丹尼斯:“您為自己前年簽入阿隆索的決定感到後悔嗎?”但丹尼斯依然不願接招:“我仍然選擇中國人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既然壹切已成城南舊事,那就讓它過去吧。
不僅丹尼斯拒絕談論阿隆索,整個邁凱輪車隊也小心翼翼,避免讓西班牙人的名字出現在自己眼前。在記者得到的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運動大事記文字資料中,從1894年到2007年,可以看到奔馳和邁凱輪合作前後取得的所有成績的繁文縟節,甚至連2006年失去設計天才紐維的細節都沒有漏過,但就是沒有阿隆索的名字。而在車手介紹壹章中,從“飛人”哈基寧到“冰人”萊科寧,從“黑白雙雄”漢密爾頓、科瓦萊寧,就是見不到“阿隆索”這三個字的影子。顯然,在今天的奔馳和邁凱輪,每個人都在設法忘掉西班牙人。對丹尼斯和他的手下來說,阿隆索或許已經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痛,否則英國人也不會在壹夜之間成為中國為人哲學的忠實追隨者。
丹尼斯憋的這口氣,最好的釋放途徑也許是冠軍。對於這壹點,丹尼斯以毋庸置疑的口氣說:“我們不僅要爭取車手冠軍,車隊冠軍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