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來得如此之快!大疆退場或成定局嗎?
半導體行業成為大家關註的焦點,特別是大疆被列入名單。
但是筆者認為大疆肯定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但是說退場還是為時過早,通過此次的事件,很多不為人知的芯片供應商都浮現在眾人的眼前,像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很多朋友要是平時可能都不知道他們具體是運營什麽的。
其實大疆的危機並不是因為這次事件開始的,作為全球無人機霸主的大疆早就受到了警告,同時某國就以數據安全隱患為由宣布停止運用大疆無人機。
某國再次對大疆無人機的安全隱患以及敏感數據的泄露感到擔憂,從而禁止聯盟機構購買大疆無人機,盡管大疆曾經針對美國多次對隱私問題作出回應和改進,並做出了在某國組裝生產線等被外界視為對某國示好的舉措,但始終未能取得某國的信任。這次實體清單的發布也是對大疆進壹步的打壓。
根據此前某國的調查報告,大疆無人機大部分零件來自於智能手機中的成品零件,而且大部分來自某國制造商,跟華為和中芯國際不同的是,華為還能嘗試自己研發芯片,中芯國際原本就是研制半導體的,大疆在零件供應上環節的斷層確實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致命的打擊。
此外,也有國內媒體曾提到,大疆使用的視覺處理單元和陀螺儀部件均是從某國進口。如果某國對大疆實行嚴格的零部件進口管制,那麽大疆可能需要去重新尋找替代品,更換零件供應商,這勢必會為大疆的生產成本以及產品性能帶來壹系列的負面影響。
但是,筆者仍然看好大疆趁此機會轉型,原本作為全球最大的無人機開發商,位於產業舒適圈的大疆反而對自身的發展不利,剛好趁此機會,大疆開始走出舒適圈,開始嘗試不同領域的開發。
就筆者了解到的,大疆已經開始嘗試教育機器人的研發,開始配置相關的教育課程和整體服務,同時,大疆也開始公開了無人駕駛的相關專利,並與某汽車達成合作,新的車型將搭載大疆開發的激光雷達系統。
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教育機器人或者是汽車的合作,筆者看到的是大疆困則思變的決心,單從這點來看,筆者就覺得這次的大潮並不會造成大疆的退場。
相反,企業和可能因此更加重視自己的短板,在科技創新研發方面主動發力,積極作為,在新的領域開辟出壹片新天地,用實際行動證明咱們的無人機比某國的更好更實用。相信只要補上短板,在可以期待的未來,大疆將再續輝煌,為我們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