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人在醫院輸液,若血管不小心進了空氣,會怎麽樣?
空氣進入血管內,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空氣進入血管,形成空氣栓塞,和大家所熟知的血栓類似。臨床研究證實,只有大於100ml以上的空氣進入到血管,形成空氣柱,堵塞血管,引起局部器官嚴重缺血缺氧,導致嚴重的呼吸窘迫從而引起死亡。日常我們看到輸液器中的微小氣泡,壹般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壹般來說,護士在輸液時,都會事先排出空氣,確保輸液器中不會出現氣泡。如果在換水的過程中,或者因為疏忽大意,輸液器中會進入少量空氣,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呼叫,讓護士從針頭接頭處排氣。輸液器中出現空氣按理來說都是不應該的,但是病人也無需擔心,因為臨床上因為輸液時空氣進入血管而導致死亡的案例極為罕見。
輸液過程中還需要註意哪些問題?
其實,臨床輸液過程中,相比空氣進入血管,其他的壹些問題也應當引起註意,我們來盤點壹下:
1、輸液過快
在很多時候,壹些刺激性的液體或者心衰不能耐受的患者,在輸液的時候是堅決不能輸液過快的。像臨床輸註左氧氟沙星、氯化鉀註射液等治療時,如果輸液過快會引起劇烈的血管疼痛,很多患者都忍受不了而拒絕繼續輸液,這樣就影響了治療。
而對於心衰或者腎功能不好,不能耐受大量液體輸液的患者,如果輸註過快極有可能導致急性的肺水腫和急性心衰,出現嚴重的臨床並發癥,因此這些情況下是不能輸液過快的。
2、輸液需要三查七對
輸液過程中,首先就需要核對醫囑,核對藥品,核對床頭卡,核對姓名等等,以免因為臨床工作繁忙而導致出現拿錯藥品,輸註了過期藥品,輸錯了病人等情況。因此在輸液時,護士都會仔細核對這些基本的信息,而病人也應該主動配合醫護人員。以免出現差錯。
3、輸液前後均不能飲酒
臨床治療時,很多時候都會用到抗生素和激素類的藥物,這些藥物容易引起胃腸道不適,如果再加上飲酒就會引起急性的胃粘膜病變,因此輸液期間,不要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