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渴望生活·梵高傳》梗概?

《渴望生活·梵高傳》梗概?

溫森特·梵高(VincentVan Gogh,1853-1890)是十九世紀末歐洲最傑出的藝術家之壹。 他熱愛生活,把從事藝術創作視為獻身人類的壹種方式。他 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備嘗艱辛,他的坎坷遭遇使他對貧苦的勞 動人民懷有深切的同情。他不去迎合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欣賞 趣味,不去沙龍為紳士淑女畫像,而去礦井、野外,去礦工的 棚屋、織工的茅舍,去三等列車的候車室尋覓描繪的對象。 他的作品線條和色彩鮮明強烈,富於表現力,壹反學院派的矯 揉造作的畫風。他認為繪畫不能僅僅滿足於模仿呈物的外部形 象,而應當在憑感覺真實地描繪自然的同時,表達藝術家的主 觀見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個性和風格。梵高在為社會所不容 的境遇中,對藝術進行了嚴肅而真誠的探索,在學習前輩畫 家,主要是倫勃朗、德拉克羅瓦和米萊的基礎上,吸收印象派 在色彩方面的某些經驗,受到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版畫的影 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出了許多洋溢著生活激 情、富於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表現了他心中的苦悶、哀傷、 同情和希望。梵高在藝術上的勤奮刻苦、勇於創新的精神,和 他獻身人類的高度責任感都是應當肯定的。但是由於社會、歷 史條件的限制,他的思想未能擺脫小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影 響,他的某些主張難免帶有烏托邦的色彩,有些作品還有唯美 主義的傾向。對於這些,我們應運用馬克思主義進行實事求是 的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