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書評|《娛樂至死》:這不是壹本好書

書評|《娛樂至死》:這不是壹本好書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電視的壹般表達方式是娛樂。壹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壹種文化精神。壹切文化內容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壹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 娛樂至死而非娛樂致死,因為娛樂是慢性的,它比生活更鄙劣、輕巧地偷走妳的夢想,而妳還沈浸在快樂裏。

? 十年前的妳夢想過現在的妳的樣子嗎?

? 我們在信息時代幸免於難了嗎?

其實我很難去評價這個時代,我也不能對我的童年秉持盲目的褒義。但是我確實很懷念那個時候在路上跑來跑去的大叫,餵蠶寶寶走很多的路只找到壹棵貧瘠的桑樹,壹起觀察螢火蟲發光的屁股,壹下課就分組跳皮筋,午睡前語文老師給我們讀《夏洛的網》。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壹個奇妙的年代,好像有手機就夠了,手機很有魔力。我也喜歡手機,沒有它我就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也就不能在這裏侃侃而談。

但,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面對信息時代,我們連選擇性都喪失了。小時候,遇到不喜歡的節目,我們可以選擇換臺。而現在我們被動地接受熱鬧。大腦是麻木的,人們害怕“突然的寂靜”,寧可接受大量無用的信息來填充、圓潤自己。像壹個充氣的小人,越鼓越漲,越升越高,仿佛站在知識的高地,可是壹針刺探,地上的薄片是我們的模樣。

想壹想,妳上次擁有壹個沒有“電子娛樂”的下午是什麽時候?妳有多久沒看壹個流金的日落。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微風吹來綠意重疊,山影交織。在天地面前,我們都是芻狗。

李普曼曾說:“無法察覺謊言的社會是沒有自由的。”

? 如同鐘表兢兢業業地表現分分秒秒的概念,分分秒秒的存在是人類運用自己創造的機械和自己對話的結果。

通過信息媒介,我們可以自由地用語言或圖像構築自己的擬態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會築起空中樓閣,但如果我們想要住在裏面,問題就出現了。”

引用 豆瓣讀者葉子風 的話:

『實際上,如果讀過波茲曼的書就會知道,他說的“娛樂至死”根本不是那麽壹回事,他根本不在乎娛樂節目的泛濫或媒體的娛樂化傾向。他寫這本書是寫給自己的知識分子同行的,他呼籲他們回到書籍中去,認真地寫作和思考,而不要貪戀在電臺、電視節目中侃侃而談,壹夜之間曝得大名。“娛樂至死”是他對媒體知識分子的警告。

他堅守的“電視認識論”是,不要讓電視帶來的情感刺激,壹勞永逸地取代了印刷品帶來的理性思考,這會對嚴肅的知識是巨大的傷害。“電視的思維方式與印刷術的思維方式是格格不入的;電視對話會助長語無倫次和無聊瑣碎;‘嚴肅的電視’這種表達方式是自相矛盾的;電視只有壹種不變的聲音——娛樂的聲音。”

即是說,娛樂才是電視該幹的正經事兒!!』

既然娛樂是時代的大趨勢,比起抵抗娛樂,我們所能做的可能就是:

①關掉大部分的應用通知。我們擁有捍衛自己的時間的權利。但在娛樂面前,我們甚至終生沒有站起來過,因為跪得太久。

②閱讀有益的印刷品。不借助人工媒介,我們也能看見或了解任何東西。

這樣我們興許能避免某讀書app推送:“她就是這麽把自己作糊的。”

總結:這是本很無聊的書。因為它用直白的語言試圖打破妳以往的慣性生活,而且妳看了它,可能還會繼續往前沖。

不如接受我們忖量了壹種理論:媒體及群眾發生了不可想象的改變,讓我們漸漸喪失思考與信息選擇的能力。在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對時間的利用是值得思考的。

推薦閱讀指數: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