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放鞭炮的由來和寓意和傳說是什麽?

放鞭炮的由來和寓意和傳說是什麽?

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壹年的美好向往。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壹種兇猛的怪獸叫“年”,

壹年四季都在深海裏,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壹次它又跑到村莊裏為非作歹,被壹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

到了另壹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紅燈,院子裏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聲音。所以過年大家都要放鞭炮。

春節放鞭炮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壹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放爆竹是壹個漢族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壹種叫年的怪獸。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習俗存在的時間

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結婚嫁娶,進學升遷,以至大廈落成、商店開張等等,只要為了表示喜慶,人們都習慣以放鞭炮來慶祝。甚至在很多地方老人去世也會放鞭炮,但不是為了慶祝。各地的習俗不同,鞭炮的用途也不同,但大多都是為了慶祝。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這樣記載,正月初壹,雞叫頭壹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裏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火藥和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