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第壹單元課文A的翻譯?
從此以後,我的生活便圍繞我哥哥轉。
伴隨我成長的,是“到外面去玩,把妳哥哥也帶上。”
不帶上他,我是哪裏也去不了的。因此,我慫恿鄰居的孩子到我家來,盡情地玩孩子們玩的遊戲。我母親教吉米學習日常自理,比如刷牙或系皮帶什麽的。
我父親宅心仁厚,他的耐心和理解使壹家人心貼著心。
我則負責外面的事,找到那些欺負我哥哥的孩子們的父母,告他們的狀,為我哥哥討回公道。父親和吉米形影不離。
他們壹道吃早飯,平時每天早上壹道開車去海軍航運中心,他們都在那裏工作,吉米在那搬卸標有彩色代號的箱子。
晚飯後,他們壹道交談,玩遊戲,直到深夜。
他們甚至用口哨吹相同的曲調。所以,父親1991年因心臟病去世時,吉米幾乎崩潰了,盡管他盡量不表現出來。
他就是不能相信父親去世這壹事實。
通常,他是壹個令人愉快的人,現在卻壹言不發,無論說多少話都不能透過他木然的臉部表情了解他的心事。
我雇了壹個人和他住在壹起,開車送他去上班。然而,不管我怎麽努力地維持原狀,吉米還是認為他熟悉的世界已經消失了。
有壹天,我問他:“妳是不是想念爸爸?”
他的嘴唇顫抖了幾下,然後問我:“妳怎麽看,瑪格麗特?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接著,我倆都流下了眼淚。六個月後,母親因肺癌去世,剩下我壹人來照顧吉米。吉米不能馬上適應去上班時沒有父親陪著,因此搬來紐約和我壹起住了壹段時間。
我走到哪裏他就跟到哪裏,他好像適應得很好。
但吉米依然想住在我父母的房子裏,繼續幹他原來的工作。我答應把他送回去。
此事最後做成了。
如今,他在那裏生活了11年,在許多人的照料下,同時依靠自己生活得有聲有色。
他已成了鄰裏間不可或缺的人物。
如果妳有郵件要收,或有狗要遛,他就是妳所要的人。當然,母親的話沒錯:可以有壹個家,既能容納他的缺陷又能裝下我的雄心。
事實上,關照像吉米這樣壹個深愛又感激我的人,更加豐富了我的生活,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與之相比。這壹點,在9·11災難後幾天更顯真切。那天是吉米57歲生日。
我在紐約自己的家裏為他舉辦生日宴會,但是我們家的人都沒能來參加,因為交通困難,而且災難帶來的恐懼使他們依然心有余悸。
我邀請了我的好友,請他們來幫忙把宴會弄得熱鬧些,增加點歡快氣氛,沒去理會他們多數人在情感上都有些疲憊這壹事實。
於是我壹反常態,沒說“請不要帶禮物”,而是向他們喊“請帶禮物來”。我的朋友──吉米認識他們多年了──帶來了中意的禮物:鄉村音樂CD、壹件長袖運動衫、壹條有“吉米”字樣的皮帶、壹頂編織的羊毛帽,還有壹套牛仔服。
那天晚上,我們先是送禮物,然後是切從他喜歡的面包店裏買來的巧克力蛋糕,當然還唱了“生日歌”,否則宴會就不算完整了。吉米壹次次地問:“該切蛋糕了吧?”
等用完餐和送完禮物後,吉米再也控制不住了。
他焦急地等著點上蠟燭,然後在我們“生日快樂”的歌聲中,壹口長氣吹滅了蠟燭。戶
然而吉米對我們的努力還是感到不滿足。
他縱身跳到椅子上,直挺著身子,雙手食指朝天,壹邊喊壹邊指揮我們唱歌:“再──來──次!”
我們全力以赴地唱。待我們唱完時,他翹起兩個拇指喊道:“好極了!”本來我們想讓他知道,無論世上有多難的事情,總是有人來關心他。
現在反倒是提醒了我們自己。
對於吉米來說,我們唱歌時的愛心,是他心中額外的禮物,但是他原先更想看到的,是別人再次感到快樂。有如父親的去世壹夜之間改變了吉米的世界,9·11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熟悉的世界不復存在了。
但是,當我們為吉米唱歌,相互緊擁,祈禱全球和平時,我們也意識到,朋友、家人間永恒的愛和支持可以讓我們克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
吉米以樸素的方式為我們協調了眼前的壹切,他做到這壹點並不令人吃驚。
吉米的愛可以征服壹切,這是任何東西都限制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