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民初宋教仁遇刺案的迷霧(4)

民初宋教仁遇刺案的迷霧(4)

1920年,袁克文在上海《晶報》連載《辛丙秘苑》,講述在辛亥(1911)丙辰(1915)年間的見聞,第壹節就是“暗殺宋教仁”。

袁說宋遇害時,他正巧在上海。宋北上前,陳其美、應夔丞等人為他設宴。席間陳向宋問組閣之策,宋答以“大公無黨”。陳默然,應卻罵道:“妳簡直是叛黨,我壹定要給妳壹個報應。”說著就要掏手槍,被在場的其他人勸阻。宋說,“死無懼,誌不可奪。”於是不歡而散。袁的老友沈翔雲是陳的重要謀士,袁從他那裏得知,國民黨內許多人深恨宋,陳、應那些天壹直在秘商要對付宋。沈的推斷是宋可能要出事。幾天之後宋果然遇刺。

無論暗殺宋教仁是否陳其美策劃,對應夔丞的越獄他多少有壹些責任。在“二次革命”中,陳率軍攻打江南制造局失敗退至閘北。當值軍官曾向他請示,要犯應夔丞關押在牢內,是將他帶到軍中還是就地槍斃。陳思索良久說,“不必!此案既歸司法辦理,還應由司法處理。我輩向來責備袁世凱違法,現在不能自蹈其咎。”因為眼睛患病睜不開,他用壹只手指著另壹只手的手心說:“放心!放心!總在我們的這裏。”結果,乘著兵荒馬亂,應夔丞糾集牢中囚犯成功越獄。有壹種說法是當時獄官吳確生被賄賂,任由他們逃跑了。

刺宋案懸而不決,與刺宋案有關的人,卻在短短6年間俱歸塵土。

會審公堂預審結束後,武士英被押送到上海地方檢察廳,之後檢察廳接到程德全命令,將他轉移到六十壹團兵營。上海檢察廳廳長陳英原定於壹周後進行特別法庭的第壹次預審。不料預審前壹天早晨武突然發病,醫生趕到現場時已經氣絕,驗屍結果是“屬非毒而斃”。

越獄之後,應夔丞逃到青島與洪述祖碰面,發表要求“平反冤獄”的通電,聲稱宋教仁是叛亂(“二次革命”)禍首,武士英乃為民除害,而他自己“因維持***和而幾喪其身”——某種意義上默認了自己與暗殺的關系。按袁克文的說法,應想向袁世凱效忠,請洪述祖引薦,袁假意答應赦免他的罪。於是應“放膽入京”,據說還曾向袁討要勛位和賞金。次年1月,他從北京去天津,火車開到楊村突遇刺客,被刺於車中。袁克文承認這是袁世凱主使。

避過風頭之後,洪述祖化名前去上海隱居,離開青島前以壹萬五千兩白銀的價格將壹座別墅抵押給了壹位德國商人。“壹戰”中日軍占領青島,把別墅改造成料理店。德國商人找到了洪述祖,向他討債。媒體的追蹤報道暴露了洪的行蹤。1917年4月,他剛從公***租界的會審公堂交保獲釋,就被宋教仁15歲的兒子宋振呂以及秘書劉白捉住送官。兩年後洪被北京政府大理院處以絞刑。在獄中他為自己寫了兩副挽聯:“服官政,禍及其身,自覺問心無愧怍;當亂世,生不如死,本來何處著塵埃。”“入地獄乃佛語;知天命是聖言。”

牽涉進刺宋案後,趙秉鈞自請免職,好不容易才獲得袁世凱的批準。第二年春,他死在家中床頭。對他的死因,歷來有諸多傳言,但多半認定袁世凱派人投毒。但趙秉鈞之孫趙純佑在1998年給族人的信中卻說,家屬親見趙秉鈞死於腦溢血,並沒有所謂的七孔流血,“後人作傳,妄加枝葉,引人猜疑袁因涉有加害之嫌,指為北洋集團離心之始。”

酷嗜暗殺的陳其美,1916年5月,竟也被壹場暗殺終結了生命。關於暗殺主使,壹般存在兩種說法,壹種說法是袁世凱、馮國璋,另壹種說法是與陳有仇的青幫大佬李征五。陳其美雖死,他的結拜兄弟蔣介石,兩個侄兒陳立夫、陳果夫未來還將影響中國歷史。

陳死後不到壹個月,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死於尿毒癥。

(參考書目:徐血兒等編《宋漁父》,張耀傑著《誰謀殺了宋教仁?》,陳旭麓編《宋教仁集》,吳相湘著《宋教仁傳》,李劍農著《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張國淦著《中華民國內閣篇》,唐德剛著《袁氏當國》)

文 | 雲間大彭

歡迎關註“雲間大彭”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