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化對社會各行各業有何影響?
信息網絡化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多角度以及多層次的,所以,應對難度相當大。筆者認為,應該采取找特例、樹典型的方法來開啟這項繁重的工作,也就是說,壹開始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所有挑戰都解決、戰勝,壹切需要從實際出發,必先探索、研究壹個充滿挑戰的領域,通過把這個開荒導航的領域研究透徹,找出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然後,再以點帶面,用類似的手法去應對剩余的各項挑戰,最後使所有問題迎韌而解。
現今社會是壹個經濟全球化的社會,我們可以把研究重點先放在經濟發展領域。不難看出,信息網絡化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壹系列的挑戰。首先,表現在發展速度的差距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政治、經濟的總體格局保持和平與發展的同時,經濟全球化步伐迅猛加快,科技進步的發展趨勢日新月異。許多先進發達國家的信息網絡化極大地推動了該國經濟的發展,如果我們不加快速度奮力追趕,那麽,與發達國家在經濟總量上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其次,信息網絡化使我國面臨數字分化的挑戰,也有人管這個叫做信息鴻溝。有條件者可以上網,能從網上得到更多的信息資源。無條件只有徘徊在網絡的大門之外,這點表現得非常突出。國與國之間,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網絡鴻溝存在明顯差距。周邊國家信息網絡化也在對我們提出挑戰。在發達國家進行大規模信息網絡化建設的同時,亞洲許多國家也在竭盡全力地推進國家的信息網絡化建設。周邊國家都在利用信息網絡化發展自己的經濟,並已經取得顯著的成效。這對我們是嚴峻的挑戰,也是前進的動力,我們壹定要努力拼博,使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信息鴻溝降到最低。再次,信息網絡化對法規制度也存在挑戰。盡管我們已經有自己的法律法規,但仍存在著種種不能適應信息化發展的因素,所以,還需要進壹步深化改革。比如,當下最常見的侵犯信息知識產權的事件經常發生,信息知識產權還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信息知識產權資本化的進程也還受到種種制約,如此之類。
面對信息網絡化帶來的這些挑戰,我們到底應該怎麽辦?思前想後,最好的應對措施就是嚴格按照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精神,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化的優勢來為我國經濟服務。因為“十五”計劃提出:建設壹批重大高技術工程,主要是高速寬帶信息網等;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建設信息技術設施,提高網絡容量和傳輸速度;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推動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發展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所以,只要這些工作做好了,信息網絡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都將被我們戰勝,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為營造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對這些挑戰的深刻認識,應對的措施具體應該歸納為以下幾條:
第壹,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信息網絡化得到穩步發展,應該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保障和推動。國務院出臺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相關部門應當乘勢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利用稅收政策、采購政策、資本市場的政策來推動信息網絡化領域的技術創新,從而提高信息網絡化的發展水平,縮短與發達國家在信息網絡化上的差距。
第二,理清思路,站在壹個高度來認識信息網絡化建設是關系到現代化建設全局發展的戰略決策,是國家信息網絡化建設重要且關鍵的戰略。要知道信息網絡化不單單只是建立幾個信息企業或者是生產幾千萬臺電腦,更重要的是要推進國民經濟的建設以及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網絡化使我們面臨現實信息差距的挑戰,如果我們不加快發展,那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信息能力將產生越來越大的懸殊。所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壹定要快速而高效,建設寬帶高速傳輸網絡要繼續,高速互聯網也要全力發展;高度重視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的三網融合;提高通信普遍服務水平,以沿海發達城市的發展速度來帶動加快西部信息化進程,從而全面提高我國信息網絡化的水平。
第三,著重發展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具體是指提高信息化裝備能力;突破產業發展在集成電路、軟件、信息平臺等方面的技術瓶頸;積極引導和推動數字技術的應用;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速產品更新換代,爭取在眾多領域盡快取得技術上的突破,以此推進信息產業的升級發展。
第四,將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廣泛實際的應用,具體是指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推動企業信息化;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統籌規劃,實施信息化重大工程等。通過信息網絡化的建設,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生產方式、經營手段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改變,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和素質,全力應對信息網絡化帶來的挑戰。
第五,加大經濟體制的改革,尤其是加快生產信息產品的大型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采取股權多元化、主板市場和二板市場上市、債轉股等措施,使國有信息產品生產和運營企業加快轉變經營機制,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做足準備信息網絡化帶來的相關挑戰。
第六,加速普及全民的信息網絡化知識。信息化關系到我們民族在這個網絡信息時代的崛起與發展,所以,普及全民的信息化知識十分必要。某種程度上,信息網絡化知識擁有量的多少和程度的深淺,不僅關系著個人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前景,更重要的是還影響到壹個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此外,要不斷拓展信息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為我國的信息網絡化爭取壹個有利的國際環境。信息網絡化建設不是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的,而是要在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中進行的。所以,我國應通過對外開放學習強國的發展模式,利用成熟的信息技術來發展自己,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力迎接並戰勝挑戰。
綜上所述,信息網絡化帶來的挑戰固然艱巨,應對起來也任重而道遠,但我們應該堅信,通過以上這壹系列的應對措施,我們壹定能戰勝困難,挑戰成功。所以,我們應該將信息網絡化帶來的挑戰視為壹種動力,努力應對,滿懷希望迎接下壹個發展與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