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5年發生的重大紀事
1月10日,根據參政院判決,經葉卡捷琳娜二世批準,普加喬夫及其4位戰友被處決於莫斯科。
1月13日,莫紮特的歌劇在慕尼黑會議廳首演大獲成功。1775年,莫紮特根據意大利作家梅塔斯塔西奧同名劇作寫成二幕歌劇《牧人王》。
1775年1月20日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出生
二月
2月4日,舍勒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
1775年2月,阮氏政權的首都順化為禦林軍(鄭軍)所攻克。
2月9日,英國國會宣布馬薩諸塞發生叛亂事件,接著派出軍隊去鎮壓。
1775年2月,清朝命班第、永常分兵兩路平定準噶爾部首領達瓦齊的叛亂。
三月
3月23日,帕特裏克·亨利(Patrick Henry)發表著名的《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的演說》,是對於英國政府殘酷殖民統治的檄文,“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是其中的經典名句。
四月
4月19日,萊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萊克星頓戰役)
五月
5月10日,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會上,資產階級激進派占了壓倒優勢。會議的代表中,有富蘭克林和傑斐遜,他們在後來都成了美國革命的傑出活動家。會議建議各殖民地建立新的政府以取代殖民當局。會議決定組建“大陸軍”,並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
5月15日,清政府將乾隆九年開放的由村隘口封禁,商旅由平而、水口兩關驗照出入販貨。6月28日,清政府又決定,所有商民概不準擅越邊境貿易,如果在邊界地區彼此貿易,須選擇關口適中地方,酌定日期,派官稽查。
六月
6月12日,緬因的林區工人在馬蔡亞斯海進行了壹場血戰,俘獲了英國海軍的縱帆船“瑪格麗塔”號。
6月14日,《莫紮特:第二小提琴協奏曲》(Mozart:Violin Concerto
No.2),D大調,K211,作於1775年6月14日,此曲是莫紮特有編號的五首協奏曲裏最風雅的壹首。
6月16日,華盛頓將軍被大陸會議選舉為總司令,掌握保衛美國自由的軍隊的最高指揮權。
6月17日,美國波士頓附近的制高點班克山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史上的壹個重要戰役。
七月
7月3日,華盛頓就任大陸軍總司令。他把壹支組織松散、訓練不足、裝備落後、給養匱乏,主要由地方民軍組成的隊伍整編和鍛煉成為壹支能與英軍正面抗衡的正規軍。
7月6日,北美聯合殖民地的代表們會集於費城,發布了壹份名為《關於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性的公告》的文件。
八月
8月5日,Juan Manuel de Ayala成為第壹個駕船駛經金門海峽的探險家。除了繪制海灣地圖外,並為許多地點命名。
8月29日,海頓創作的歌劇《偶遇》在埃斯特哈劄宮首演,當時的埃斯特哈齊親王為歡迎卡爾大公爵夫婦來訪,特別安排系列的娛樂節目,《偶遇》就是其中之壹。
伏爾泰改編的話劇《中國孤兒》於1775年8月在巴黎法蘭西劇院的公演,也把席卷歐洲的“中國熱”推向高潮。
九月
9月12日,莫紮特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G大調,K216,作於1775年9月12日。
十月
10月13日,北美大陸會議宣告成立大陸軍海軍部隊,成為美國海軍的前身。1775年10月,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根據獨立戰爭的需要,將原有的緝私船隊改造成海軍,組建了海軍委員會。
莫紮特的《第四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K218,作於1775年10月,據說莫紮特創作此曲時,曾以博凱裏尼的小提琴協奏曲作為範本。
1775年10月在和靜哈拉莫墩竣工,清政府撥銀壹萬兩建造名為胡青衙門。
十壹月
11月1日,發生了幾乎將葡萄牙裏斯本夷為平地的特大海嘯。
武裝起義階段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鬥後,大陸軍為解除英軍可能由加拿大直下紐約、控制哈得孫河流域的威脅,遠征加拿大。1775年11月12日占領蒙特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