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隱瞞流行病學史的責任

隱瞞流行病學史的責任

患有突發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安全的,依照刑法第壹百壹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安全罪定罪處罰。傳染疾病在以下情況下隱瞞不報的,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安全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可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在疫情防控期間,明知自己有不明原因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且近兩周內有疫區旅行、居住史或有與其他已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過密切接觸史;2、在社區(村委會)、疾控中心等工作人員調查詢問時,或在醫生問診時,對上述癥狀或對自己的旅居史、接觸史等情況不做如實說明,後被確診為疫情感染病人;3、在沒有接受隔離治療或未自行采取有效隔離措施情況下,肆意出入人員密集場所,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與他人進行密切接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壹)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秩序的。

《中華人民***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遵循疫情報告屬地管理原則,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軍隊醫療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發現前款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報告。

第三十壹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第三十二條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向國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互相通報。

第三十三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主動收集、分析、調查、核實傳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類、乙類傳染病疫情報告或者發現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當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同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設立或者指定專門的部門、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時對疫情報告進行核實、分析。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向本行政區域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通報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接到通報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告知本單位的有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