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名福臨?
順治全名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生於1638年3月15日,終於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壹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生於沈陽故宮永福宮。初名方喀拉,自號臆庵道人。
福臨六歲登基,改元順治,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同年,遷都北京。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灤河,福臨提前親政。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壹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福臨對整頓吏治甚為關註,派監察禦史巡視各地,懲治貪官汙吏。為了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能,福臨比較註意發揮漢官的作用。為了恢復戰亂破壞的農業經濟,順治十年采納範文程等人的建議,設立興屯道廳,推行屯田。順治十四年(,又積極鼓勵墾荒。同年,編成《賦役全書》頒布天下,使瀕於絕境的農業生產開始有了轉機。面對全國出現的抗清高潮,福臨采取撫重於剿的策略,壹方面實行“招降彌亂”的懷柔政策;壹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疇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使局勢逐漸好轉。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軍進占雲南省城。除地處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外,全國大規模的抗清武裝力量基本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