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老四,弟弟老十四是誰?果郡王是誰?
老十四是愛新覺羅·胤禵,果郡王是愛新覺羅·胤禮,雍正的十七弟。
1、愛新覺羅·胤禵
愛新覺羅·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聖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為孝恭仁皇後,於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為允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保衛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胤禵雖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卻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重要的壹員,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後將胤禵遠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歷即位後,允禵才恢復了自由。
2、愛新覺羅·胤禮
愛新覺羅·允禮(1697年—1738年),原名愛新覺羅·胤禮,滿洲正紅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母純裕勤妃。生於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
允禮九歲以後常隨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認為他實心報國,操守清廉,於雍正六年進親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總理戶部三庫,十壹年管戶部。
十二年赴泰寧送達賴喇嘛回西藏,順路問視各省駐防及綠營兵;十三年還京師,辦理苗疆事務。雍正帝臨終時,命允禮輔政。
乾隆即位,允禮任總理事務,主刑部事務,由於身體較弱,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辦事,隔幾天進宮壹次即可,這在當時是壹種不同尋常的特殊照顧。
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賞識;乾隆元年因事罷雙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萬分悲痛,親臨其喪。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給允禮加祭壹次,謚曰“毅”。
因允禮無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為繼子。因允禮彼時年幼未參與康熙晚期奪嫡之爭,故在康熙帝諸多皇子中算是下場較好的壹個。
擴展資料:
雍正的其他兄弟:
1、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壹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裏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裏,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十壹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2、愛新覺羅·胤祥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與雍親王胤禛關系最親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
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1723年),命總理戶部。
自此即全力輔佐胤禛治理國家,胤禛亦對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雍正七年(1729年)因準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壹倍。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歷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謚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謚前。
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壹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壹事例。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