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順序
唐朝皇帝順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則天、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等。
1、唐高祖
李淵(566-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隋煬帝即位後,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又升職為衛尉少卿。
2、唐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壹位書法家和詩人。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戰天下,為大唐統壹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
3、唐高宗
李治(628-683年),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後,為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
4、唐中宗
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是中國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後,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後武則天臨朝稱制。次年,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並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
5、唐睿宗
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最初封為殷墟王,另冀州大都督。他壹生兩度登基,三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在位8年。
6、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壹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壹(終年82歲)。
7、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
8、唐肅宗
李亨(711年—762年),本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則天和殤帝李重茂),756年—762年在位。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9、唐代宗
李豫(727-779年),漢族,唐肅宗長子。初名俶,原封廣平王,後改封楚王、成王,馬嵬之變後,他隨肅宗北上,任為“兵馬大元帥”,統帥諸將收復兩京,公元758年被立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亂。
10、唐德宗
李適(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長子,在位26年,享壽64歲。在位前期,堅持信用文武百官,嚴禁宦官幹政,頗有壹番中興氣象;但涇原兵變後,文官武將的相繼失節與宦官集團的忠心護駕所形成的強烈反差使德宗放棄了以往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