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CPI?美國10月CPI說明了什麽?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是壹種衡量壹攬子消費品和服務(例如交通、食品和醫療)價格加權平均值的衡量標準。它的計算方法是對預定的壹籃子商品中的每件商品進行價格變化並將其取平均值,CPI 的變化用於評估與生活成本相關的價格變化。CPI 是用於識別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時期的最常用的統計數據之壹,它可以與生產者價格指數 (PPI) 進行比較,後者不考慮消費者支付的價格,而是著眼於企業為投入物支付的費用。美國十月的CPI上漲,說明通貨膨脹又嚴重了。
通貨膨脹是給定貨幣的購買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或者,價格普遍上漲。對購買力下降速度的定量估計可以在壹段時間內反映為經濟中選定商品的平均價格水平的上漲,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的總體價格水平的上漲意味著壹個貨幣單位的實際購買量比以前的時期要少。
CPI 用於衡量消費者為商品和服務支付的價格隨時間的平均變化,從本質上講,該指數試圖量化壹個經濟體的總價格水平,從而衡量壹個國家貨幣單位的購買力。接近個人消費模式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加權平均值用於計算 CPI,修整後的平均值可用作此計算的壹部分。
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 按月報告 CPI,其計算時間可追溯到 1913 年。它基於 1982 年至 1984 年期間的指數平均值,該指數設定為 100 。因此CPI 讀數為 100 意味著通脹回到了 1984 年的水平,而讀數為 175 和 225 表示通脹水平分別上升了 75% 和 125%。引用的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指數與上壹期相比的變化,無論是月度、季度還是年度。盡管它確實衡量了消費者支付的零售商品和其他物品的價格變化,但消費者價格指數不包括儲蓄和投資等內容,並且通常不包括外國遊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