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為什麽總是不上早朝?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間不經常上朝,因為他想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文官集團的不滿。
明朝有兩人的太子之位十分穩,壹位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朱標是大明王朝的第壹任太子,朱元璋對他信任有加。朱標從出生後朱元璋就對他寄予厚望,朱元璋稱吳王就立朱標為世子。朱元璋成為皇帝後,朱標就成為了太子。朱元璋給朱標配備了超強的太子班底,朝中的大臣比如李善長、徐達等人還兼任太子府的屬官。
朱元璋規定國事先奏報給太子處置,然後再讓自己知道,這是對朱標充分的信任。甚至有網友戲稱如果朱標造反,朱元璋不僅不會怪罪,還會直接將玉璽交給朱標。雖然這是網友們的戲言,但是可以看出來朱標的太子之位十分穩固。其實在明朝還有壹位太子,他的太子之位比朱標更穩,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太子朱厚照,也就是後來的明武宗。
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明孝宗朱佑樘只有朱厚照這麽壹個兒子(另壹個兒子早夭),換句話說只要朱厚照不是白癡,都鐵定會成為大明王朝未來的君主。事實也的確如此,朱厚照被立為太子,後來繼位成為皇帝。
朱厚照此人比較聰明,據說他精通好幾種語言,而且他個人十分勇武,曾經親自上前線和蒙古對戰。在他的指揮下,明朝取得了著名的應州大捷。這次大捷之後讓蒙古部落多年不敢進犯邊境。而且當時明武宗朱厚照還親手殺了幾個外族兵,為什麽是據說因為史書用了春秋筆法,也許是為了刻意淡化明武宗的在軍事的影響力。
要知道在大明王朝只有開國君主朱元璋,明成祖(那個時候還是明太宗)、明宣宗三位皇帝親自上戰場還取得勝利,自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皇帝像是被打斷了脊梁骨,再也沒有親自上過戰場,而朱厚照恰恰是壹個異類,這樣壹個異類自然不會被文官集團所喜歡。
因此掌握輿論的文官集團不會大肆宣揚朱厚照的功績,不僅如此還要將壹個貪財好色,遊手好閑的皇帝呈現在世人面前,要知道那個時候百姓知道什麽,他們知道皇帝每天在幹什麽嗎?自然不會知道,還是文官集團,還是讀書人將這壹切傳遍天下的。現在再說回來朱厚照為什麽長期不上朝?
其實說長期不上朝是不準確的,沒有哪壹個皇帝不希望自己大權在握的,但是明武宗朱厚照時期的大明王朝,早已經是不是朱元璋時代甚至是明宣宗時代的明朝了,文武失衡,此時的明朝是文官壹家獨大,掌握朝中大權,皇帝不再能壹言九鼎,皇帝也苦呀!
朱厚照又是壹個崇尚個性,又想有壹番作為的皇帝,所以他經常和文官集團對著幹,他十分看不慣文官集團的那壹套,甚至最後他建造了壹個豹房,裏面有虎城、象房、豹房、鵓鴿房、鹿場、鷹房等多處飼養動物的場所。
當時有人說這是朱厚照享樂的場所,當然也有壹種看法認為這是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與軍事技術總部,朱厚照在這裏處理朝政,也就是說他根本沒有放棄對朝政的掌握,只是這裏可以遠離那些文官集團,自己又可以實現自己的報復,也就是說他不願上朝,不是他不願意處理朝政,而是他想換個地方,不想在龍椅上看那些文官集團的嘴臉。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朱厚照不願意上朝,是為了和文官集團較勁,大有眼不見心不煩的意思,當然他這樣做的後果是,文官集團也不喜歡他,最終朱厚照因為落水居然不明不白地駕崩了,不得不說這也是疑案重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