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景泰藍花瓶介紹

景泰藍花瓶介紹

景泰藍的簡介

古文化街宮南西側 喬香閣

作為津門十景之壹,天津古文化街壹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

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

以經營景泰藍為主的中華老字號“喬香閣工藝品”落戶古文化街。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是壹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

制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制胎,接著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根據所畫的圖案粘出相應的花紋,然後用色彩不同的琺瑯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後再經反復燒結,磨光鍍金而成。

景泰藍的制作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工藝、又溶入了傳統手工繪畫和雕刻技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

這種銅的琺瑯器創始於明代景泰年間,因初創時只有藍色,故名景泰藍。

現代景泰藍已變成了壹種工藝品名稱,而不是顏色了。

景泰藍是我國金屬工藝品中的重要品種。

制造歷史可追溯到元朝。

明代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最為盛行,又因當時多用藍色,故名景泰藍。

景泰藍以紫銅作坯,制成各種造型,再用金線或銅絲掐成各種花,中充琺瑯釉,經燒制、磨光、鍍金等工序制成。

景泰藍造型特異,制作精美,圖案莊重,色彩富麗,金碧輝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國傳統出口工藝品。

西安金屬工藝廠是西北生產景泰藍的有名廠家。

該廠引進北京景泰藍制作技術,現已能生產多種景泰藍工藝品,其中景泰藍犀牛尊造型生動,制作精美,成為全國工藝美術展覽的珍貴展品。

景泰藍作為壹種美術工藝品,其制法即於銅器表面上以各色琺瑯質塗成花紋,花紋的四周嵌以銅絲或金銀絲,再用高火度燒即成。

這項工藝始於明代景泰,而且初創時只有藍色,所以叫景泰藍。

現在雖然各色具備,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

因為景泰藍已變為壹種工藝的名稱,而不是顏色的名稱,據說景泰為宣德之子,宣德重視銅器以及鑄冶銅質,景泰在幼年期間耳濡目染,認識極詳,且嗜之極深,只是對於鑄煉方面,宣德已到達絕頂,沒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顏色方面另別辟蹊徑,以圖出奇制勝。

終於有景泰藍的創制。

因為事先對顏色的籌謀極費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後,也極端鐘愛,所有禦用陳飾無不用景泰藍制作,種類之多不可屈數,凡瓷料所能制器無不盡有,成化時期繼承遺業,未改遺風,仍努力燒制,所以景泰藍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

其後經歷弘治、正德、嘉靖、隆慶四朝,雖仍然燒制,可是都因循成規,虛應故事,在質量上都不能與景泰和成化年間媲美。

萬歷以後,雖然偶然有燒制,並非象以前設官置廠視為例務,所以以後出品極少。

終明代壹世,都沒能復興。

到清朝乾隆時期,又開始燒制,且品類多,成績好,雖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時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後出品物絕不遜色。

現今雖有康雍的器物出現,然而細細考究竟與乾隆所制器物沒有什麽不同,實際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卻不是康雍制作的。

大體上說,明代的景泰藍胎的銅質較好,多為紫銅胎,體略顯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銅所用的彩釉均為天然礦物質料,色彩深沈而逼真,紅像寶石紅,綠像松石綠。

此時的絲掐得較粗,鍍金部分金水厚。

彩釉上大多有砂眼。

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邊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藍工藝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艷,並且無砂眼,花紋圖案繁復多樣,但不及明代的文飾生動,鍍金部分金水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國時期景泰藍總體水平不及前代,胎體薄,色彩鮮艷有浮感,做工較粗。

這時只有“老天利”,“德興成”,制作的景泰藍工細,質量好。

造型多仿古銅器,或仿乾隆時的精品,款,已都是刻款了。

現在景泰藍的陳設品多,不做實用品。

現在的景泰藍工藝大有提高,造型多樣,紋飾品種繁多,已成為我們與國際友人和親朋好友互相往來的最佳禮品了。

但當代人對景泰藍工藝畫的認識還停留在書本,真正欣賞過景泰藍作品的為數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