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用鍵盤做MIDI的問題.
有制作音樂的軟件。
這和電子琴有關。
最早的電子琴是用於部分代替管風琴的(就是國家大劇院裏那臺造價兩千萬的巨型樂器)立式的,三排鍵盤。
後來人們受啟發,發明了便攜式電子琴,或者叫編曲鍵盤。樂隊裏演奏的就是這種編曲鍵盤,其實本質上就是電子琴。
幾乎同時,人們想到了用鍵盤樂器制作音樂的優勢,於是把合成器也裝上了鍵盤系統。當代的合成器,都可以看成是電子琴家族的壹個分支。
合成器做音樂時代很長,大約用了三十多年。
後來電腦普及了,就用電腦來做了。裝上軟件、裝上插件、在電腦上用鼠標等工具操作。此外,為了輸入音符(如果連輸入音符也用鼠標,就累死了),所以做了“MIDI鍵盤”,簡單地說,它是沒有功能的、不能自己發聲的、只用來彈奏音符輸入電腦的電子琴。
廣義的電子琴壹般分為:電子管風琴(雙排鍵電子琴)、編曲鍵盤(側重演奏)、電子合成器(側重制作)、電子鋼琴,及電子琴類衍生物。
另外,還有玩具電子琴,就是超市裏800塊以下的。很多人以為電子琴就是300塊的,那是因為壹點也不了解。電子琴上至百萬元都是有的。壹般來說,科班的專業人士用的是2萬-10萬的電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