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晨急便的公司資料
1994年,陳平和幾個朋友赤手空拳在北京做起了送快遞的買賣,冬天大家要在平房裏圍著壹個鐵皮爐子煮東西吃,夏天談事情得鉆到蚊帳裏躲著蒼蠅、蚊子和臭蟲。當時他34歲,剛剛從日本歸來。2009年3月,和大股東不和離開宅急送後,他成立了“星晨急便”,開始第二次創業。此時他年近50。
宅急送從創立到2006年收入13億的頂峰時期,花了13年時間。而對於第二次創業,陳平只給自己“三五年”時間:“到2015年,也就是我55歲生日的時候,如果沒有成功,我就認命。”
這次並非白手起家
他把自己所說的“成功”,劃分為三個階段:第壹,建立物流網絡,重點省市覆蓋到鄉壹級,非重點省市覆蓋到縣級;第二,針對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開發的四個產品使用並完善,三流閉合的生態圈做到無縫連接;第三,企業產生壹定行業和社會影響,向資本市場邁進。
陳平不認為自己“三五年要成功”的目標是操之過急。“宅急送的成功是花了十幾年時間,可當時的創業屬於‘四無’:無資金、無項目、無經驗、無人才。現在錢也有了,經驗也有了,什麽都有了。”
陳平所說的“錢有了”,是指從宅急送走的時候,他的兩個哥哥——董事長陳東升和總裁陳顯寶給他的壹筆錢,外界稱有3000萬。同時他還在和風投接觸。掌管宅急送時陳平已經積累了和PE(私人股權)、VC(風險投資)打交道的豐富經驗。
陳平出走時,有壹幫宅急送的人員跟隨,或許就是他所說的“有人才”最重要的壹部分。而“有項目”,陳平稱星晨急便的業務核心,就是電子商務配送,這裏的電子商務也不止是網購,而且包括了店購、網購、申購、3G手機購物和DM購物,有他的話來講,電子商務不是“壹指殘”而是“五指通”。
不會再做普通快遞公司
宅急送的標誌是壹只猴子拿著包裹攀援,而星晨急便的標誌則是猴子同時抱著包裹和壹只小猴。和“宅急送”這三個字壹樣,“星晨急便”也充滿著日本語言的特點。有人說,星晨急便處處有著宅急送的影子,但陳平堅決認為星晨急便和宅急送做的事情不壹樣。“十幾年過去了,我要再創業不做壹般的快遞公司,因為已經有很多了,我再做就是浪費資源。”陳平說。
“飛機上天、公司上市、企業上榜(500強企業榜)”是陳平為宅急送設定的理想,談及這個著名的理想,他坦言這“帶有濃厚的傳統企業色彩”,並且“已經不合拍”。二次創業,他的新理想是註重客戶體驗,把壹切不好用、不方便的地方改掉;讓企前無店鋪、後無庫房,不愁賣貨。
外界經常這樣評論陳氏兄弟:陳平滿腦子新點子,有闖勁兒,熱情;陳顯寶老道穩重,穩紮穩打。
陳平自嘆,經過了宅急送這壹番波折後,他的性子也變了,“不那麽急了”。以前的陳平,腦子裏天天有想法,壹有點子就要馬上執行,給屬下下任務,完成不了就要吼,要叫。“下邊的人還沒領會,就被催著去做,囫圇吞棗,很多好想法都沒能執行,浪費掉了”。
宅急送成立不久的時候,還沒有實力招足夠的小件派送員,就模仿日本快遞公司簽“代售點”,讓商店、學校、賓館等幫著收貨。在陳平的“吼叫”中,下面完成任務壹樣簽了壹批洗腳房、小超市,拿著數字來交差,但沒有對代售點的培訓方案,如何收貨,如何稱重、收多少錢,派貨如何簽收等等,結果沒有能真正執行下去。
“現在我又做代售點,這回肯定能成功。”陳平說,這回他把這個想法詳細將給下屬,大家開會討論,把每個環節細化。
這是陳平總結掌舵宅急送時的教訓。“另壹個最大的教訓就是,股權可以稀釋,但在企業未正規到自我運行時,決策權和管理權壹定要牢牢掌握。”陳平說。
但他始終都認為,自己在宅急送的15年間,“沒有任何方向性的錯誤”。 被指跑路事件
2012年3月4日,有自稱星晨急便員工的人士在網上爆料稱,公司創始人、CEO陳平“跑路”。爆料人稱,陳平給員工發了壹條這樣的短信:“公司解散了,阿裏7000萬、我的5000萬全部賠光了。現在客戶的2000多萬貨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還。1400多名員工兩個多月沒有工資,我已經傾家蕩產。做生意有賠有賺,現在公司賠本了,懇請大家壹起承擔。在此,真誠地向大家說壹聲:對不起了。”
位於昌平區明珠大廈的星晨急便總部則是大門緊鎖,門上貼著物業向星晨急便討要被拖欠房租的通知。從玻璃門望進去,只見桌椅雜物等散落壹地。
影響
同日,從上海傳來消息,上海壹宅急送店面的大門被大貨車堵住,有星晨急便的加盟商及司機在現場拉起寫有“陳氏家族還我血汗錢,上億資產壹夜轉移”的條幅。之所以有大貨車堵住了宅急送的大門,是因為網上傳言,陳平將資產轉移到了宅急送。陳平與宅急送老板陳顯寶是親兄弟,二人原本壹起創辦了宅急送,後因理念不合分頭發展。2012年2月,宅急送曾宣稱:公司正在與星晨急便·鑫飛鴻洽談合作。
宅急送新聞發言人熊大海5日表示,陳平沒有將資產轉移到宅急送,宅急送與星晨急便·鑫飛鴻沒有債權、股權關系。公司的調查顯示,宅急送和星晨急便·鑫飛鴻的業務網絡多有重合,互補性小。
受到波及的除了宅急送,還有鑫飛鴻。鑫飛鴻公司官網5日以“飛鴻物流華南總部”的名義掛出壹條消息稱,在全體人員期望泰康人壽、宅急送的投資之際,星晨急便的幹部及員工於3月2日連夜轉移資產,劃走華南總部20多萬元資金,不知去向。在鑫飛鴻3月4日於東莞召開的會議上,鑫飛鴻董事長鄧飛浪承諾於近期內清理與星晨急便合作過程中出現的賬務糾紛。鄧飛浪就當前局面強調:“只有靠自己,飛鴻才能力挽狂瀾。”
現身否認星晨急便破產
3月7日,在被外界風傳星晨急便倒閉、創始人跑路四天後,星晨急便創始人陳平終於現身。據騰訊財經報道,陳平致電該網站記者表示,從未宣布公司破產,短信系謠傳。這次風波源自“新舊業務調整中三角債引發的扯皮”,下壹步將集中精力解決經營中的矛盾問題。
3月4日,有自稱星晨急便員工爆料,陳平給員工發短信:“公司解散了,阿裏7000萬、我的5000萬全部賠光了。現在客戶的2000多萬貨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還。1400多名員工兩個多月沒有工資,我已經傾家蕩產。做生意有賠有賺,現在公司賠本了,懇請大家壹起承擔。在此,真誠地向大家說壹聲:對不起了。”
幾乎在同壹時間,星晨急便也停止了正常的快遞業務,網站與服務電話均失效。有自稱內部人士的人爆料,公司高管已於上月末轉移固定資產及大筆貨款。
昨日,騰訊財經記者就此說法求證陳平。對此,陳平表示,星晨急便現在沒有破產,也從來沒宣布過,尚不清楚短信發自何處。不過他也承認公司陷入壹些矛盾中,這次破產傳聞風波起因是新舊業務調整中,三角債引發的扯皮;人員分配上有矛盾,下壹步公司會逐步解決。
陳平所說的新舊業務調整,是指把旗下電子商務和普通快遞業務分開運作。他說:“年前年後時,我們把壹些地區的電子商務業務關停並轉。”調整的原因是,這壹業務和當前星晨急便網絡和規模實力不匹配,電子商務需要“無盲區配送”,縣鄉地區都要配送到,需要大規模投資、布點。而其旗下電子商務業務,僅僅靠星晨急便配送,實力上也不夠。陳平計劃把這壹板塊業務轉向公司“另外的合作對象平臺”,希望利用“更好的合作者”的規模效應。不過,對於“更好的合作者”是誰,陳平沒有透露。
對於外界風傳的跑路傳聞,陳平大笑說,“怎麽可能,我就在國內,昨天還在上海給員工發工資。”他表示,目前華南業務(鑫飛鴻)正常,華東業務還在停轉,下周將恢復。對於此次風波,陳平強調,加盟商模式對星晨急便造成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