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山雞苗怎麽養?

山雞苗怎麽養?

(1)立體籠養法

以商品肉用雉雞為目的大批飼養,在育成期采用立體籠養法,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此期間雉雞的飼養密度應隨雞齡的增大而降低,結合脫溫、轉群疏散密度,使飼養密度達到每平方米20只左右,以後每2周左右疏散1次,籠養應同時降低光照強度,以防啄癖。

(2)網舍飼養法

網舍飼養法對作為種用的後備雉雞可提供較大的活動空間,使種用雉雞繁殖性能提高。在雛雉雞脫溫後,轉到網舍飼養時,為防止由於環境突變,雉雞驚慌突然起飛亂沖亂撞,造成死亡損傷,應將雉雞的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網舍飼養應在網室內或運動場上設沙地,供雉雞自由采食和進行沙浴。

(3)散養法

可以根據雉雞的野生群集習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場等資源條件,建立網圈,對雉雞進行散養,為防雉雞受驚飛逸,可在雉雞出殼後進行斷翅,即用斷喙器切斷雛雉雞兩側翅膀的最後壹個關節。在外界環境溫度不低於17~18℃時,雛雉雞脫溫後即可放養。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3只。這種飼養方法,雉雞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中,空氣新鮮、衛生條件好、活動範圍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蟲采食,又有足夠的人工投放飼料、飲水,極有利雉雞育成期的快速生長。同時,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的雉雞具有野味特征,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山雞苗就是山雞的幼崽,山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谷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山雞因為其肉質鮮美,和其飼養環境,壹般都在山林養殖。

1、性情活潑,善於奔走,不善飛行 雉雞喜歡遊走覓食,奔跑速度快,高飛能力差,只能短距離低飛,而且不能持久。

2、適應性廣,抗寒,耐粗 生活環境從平原到山區,從河流到峽谷,棲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陸地各種生態環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溫,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動覓食,飲冰碴水,不怕雨淋。

3、食量小,食性雜 雉雞胃囊較小,容納的食物也少,喜歡吃壹點就走,轉壹圈回來再吃。人工養殖的雉雞,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配以魚粉等動物性飼料。據觀察,家養雉雞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剛亮和下午5~6時,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間不吃食,喜歡安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