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隔振技術?
把小鬧鐘放在蓋緊蓋的鐵盒、紙盒、木盒、玻璃鐘罩、又厚又重的鐵筒裏……妳會發現,它的響聲變小了。這說明壹部分聲音被罩住了,而且罩子越厚越重,罩住的聲音越多。
這種方法叫隔聲。工程上常用的是隔聲間和隔聲罩。
和吸聲材料相反,隔聲結構壹般都是密實、沈重的材料,如磚墻、鋼板、鋼筋混凝土等,是些“沈重的罩子”。因為聲波射到單層墻或單層板上,會引起這些“罩子”的振動,把聲能傳出去。罩子越沈重,越不容易推動,隔聲效果自然比較好,尤其對於高頻噪聲效果更好。
把小鬧鐘用紙盒罩住,外面再扣上個大鐵筒。妳會發現,這雙層罩的隔聲效果更好些。
有空氣夾層的雙層隔聲結構,比同樣重的單層結構隔聲效果要好。
為什麽有了空氣層就會提高隔聲性能呢?這是因為聲波傳到第壹層壁時,先要引起第壹層的振動,這個振動被空氣層減弱後再傳到外層壁點,聲波的能量就小多了。再經過外層壁的阻擋,傳出的聲音就很小了。
妳用小鬧鐘做實驗時也許會發現:雖然罩上了兩層罩子,鐘的響聲還會通過桌面傳出來:怎麽辦呢?
先在桌面上放壹塊棉絮,把小鬧鐘放在棉絮上,外邊再扣上壹個紙盒和壹個鐵桶。妳會發現,鬧鐘的響聲幾乎聽不到了。
噪聲是可以通過墻、樓板、地板等固體向外傳播的。機器產生的振動傳給這些固體,通過它們傳到鄰近的房間,甚至可以騷擾相當遠的地方。
我們的小實驗證明,如果在機器和它的基礎之間放上具有彈性的物體,就能把固體傳出的噪聲“罩”住。這種技術就叫隔振。工程上常用橡皮、軟木、瀝青毛氈等材料隔振,也可以用各種彈簧來隔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