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將魚捆綁成“弓”形,就可以離開水活好幾天,這是什麽原理?

將魚捆綁成“弓”形,就可以離開水活好幾天,這是什麽原理?

將魚捆綁成?弓?形,就可以離開水活好幾天,這是強迫它呼吸原理。要知道當魚被捆綁成為弓形以後,它的口和壹邊的魚鰓蓋是壹直處於張開的狀態,就相當於讓它呼吸了。而且由於被捆綁後就相對靜止了,所以整個體能消耗也比較小。所以可以延長壽命。

弓魚技術是福建地區人民的智慧結晶。因為古代資源落後,沒有保鮮技術,靠水吃水的福建人為了讓魚能夠最大程度保鮮和延長烹飪時間,經過琢磨和研究創造了弓魚技術。

弓魚技術具體操作如下:將繩子壹端穿過魚的鼻孔綁牢固,另壹端則穿到魚的排泄物出口下,然後把魚放進水吐汙泥,這個就叫做?初綁?。等魚吐凈汙泥之後再把繩子拉緊,使魚形成弓形,這個叫做?重綁?。

但值得註意的是,壹個好的弓魚手都知道,?弓魚弓右不弓左?。這是因為左邊魚兒的內臟器官比較多,如果往左弓會導致魚兒死亡加速的。還有就是從鼻孔穿繩子的時候要註意不可以從魚鰓那邊過,不然很容易死亡。弓魚後的環境需要壹個較為潮濕的氧氣環境,不然不容易存活。

弓魚技術操作不困難,但是卻無法得到大力推廣,這是因為它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使用地區有限度。而且也不是所有魚類都可以使用,比如泥鰍,鱔魚和狗母魚等。所以很長壹段時間這個技術都是籍籍無名的,直到後面科技發展,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它才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中。

我真的很佩服這項技術,在那個年代這個技術的出現好用程度不亞於冰箱帶來的震撼感。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千百年的智慧結晶,我們需要妥善傳承,不可以因為有了冰箱等高科技產品就荒廢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