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車市寒冬,國內需求飽和了嗎?專家數據:理想飽和度壹半也未達到

車市寒冬,國內需求飽和了嗎?專家數據:理想飽和度壹半也未達到

車市寒冬,國內需求飽和了嗎?專家數據:理想飽和度壹半也未達到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汽車銷量這十年裏在飛速增長,國內成了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沒有之壹了。有不少朋友認為這兩年國內車市的減緩、下滑“寒冬期”,是否代表著中國市場需求達到飽和?表面上看還有那麽點道理,寒冬以為這需求放緩,而需求放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市場飽和,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最近公安部公布了全國私家車保有量確切數據。

全國私家車保有量數據公布!保有量2.6億,駕駛人3.97億

據官方數據,全國私家車保有量為2.6億輛,在2019年新註冊登記汽車有2578萬輛。另外,國內機動車駕駛人達到4.35億,其中汽車駕駛人為3.97億。乍壹看,這壹數據還挺龐大的,但汽車保有量僅占汽車駕駛人數65%左右,僅僅為過半。但真要算飽和度,可不是這麽算了,得按照國內整體人口基數。中國車市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達到千人180多輛的水平,這壹數字在全國領域中排在哪裏呢?

先說說美國,作為車輪上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的每千人平均擁有近800輛汽車,目前美國總人口大約在3.3億左右,汽車保有量是2.5億,可以說幾乎每壹個家庭都有壹輛車。再看看另壹個國家日本,據去年壹個數據,日本人均汽車擁有量排在全球17位,千人600臺的水平,總人口1.3億、有7400輛汽車。從數據可見,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專家分析,我國汽車飽和度距離理想飽和度數據壹半都未到,和發達國家對比還有壹定的增長空間,只不過現在我們看到在城市中汽車數量比較多而已,不過在壹些城鎮中汽車數量還有提升空間,未來需求量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行業分析認為,現在的汽車飽和度只有壹半,未來的增長空間較大,不過人們的選擇機會也較多,因為現在汽車品牌確實較多,在經過過去幾年的快速發展之後,汽車品牌不斷增加,各個品牌的實力也都很強,車子的利潤空間不斷下降,這就給很多車企帶來了壓力,所以很多人認為進入了汽車寒冬。

實際上現在的用戶需求還在增加,只不過車企過多,每個車企分到的用戶好像就減少了,私家車目前突破了2億,未來還在快速增加,而且新能源車也會快速增加,這也是壹個新方向,目前不少車企都在努力研發電動車就是為了爭奪未來市場,這也是關鍵環節,是否能夠在未來獲得更多市場其實就看現在的技術投入了。

而且,汽車的登記數量也是在快速增加的,六十多個城市的汽車數量已經達到了百萬以上,壹些壹線城市的車輛不僅僅是超過了百萬輛,所以需求還是非常大。特別是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而且未來的增長速度還會更快,這些就說明了國內汽車市場將會進入壹個新階段,雖說增速減緩,但是需求量並不會降低。

並且未來電動車會快速增加,現在國內新能源車保有量有381萬輛,而且二手車市場十分活躍,這兩個方向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消費者也會非常關註這些方面,這也是汽車行業最需要關註的方向,中國汽車市場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如何尋找其中的機會,發現新空間對於汽車企業很關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