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1984年,壹名中學生進入峨眉山九老洞尋武功秘籍,因何困死洞中?

1984年,壹名中學生進入峨眉山九老洞尋武功秘籍,因何困死洞中?

它就是峨眉山 九老洞!

峨眉山是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風光旖旎,美輪美奐,令人流連忘返。但就在這絕美的風景之地,卻有壹個詭秘的山洞—— 九老洞, 相傳洞中有九位仙人在此修煉,洞最深處通往仙境,故得名 九老洞。

就因為這個美麗的傳說,歷年來吸引不少人進洞探尋,期望能見到仙人,或尋得寶藏,或學成絕世武功,從而壹鳴驚人或壹夜暴富。

但詭秘之處就在於, 進入九老洞 的人不少,出來的卻不多,絕大部分都是有去無回,神秘失蹤,至此離奇消失,真正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洞中究竟吞噬了多少人,至今也沒有壹個準確的數字。

1984年7月,成都壹名中學生就孤身進入九老洞,尋找世外高人,想學成天下無敵的武功,結果武功秘籍沒找到,他本人卻困死於九老洞中。要不是後來 中國第壹飛人—— 衣瑞龍 第五次進入九老洞探險,發現了這名中學生的遺體,那這名中學生的失蹤就成了無解之謎,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裏,生死如何。

說起 九老洞, 不得不提衣瑞龍,他是四川樂山人,有“中國第壹飛人”稱號。80年代中期,他曾經五次進入九老洞探險,揭開了九老洞流傳了幾百年的神秘謎底。正是由於他的執著,才引起了科學界的關註,四川省科委對考察九老洞立項,撥款3萬元,由樂山市科委牽頭,四川省地礦局組織了壹支地質科考隊,跟隨衣瑞龍進入九老洞,在大量現代化專業設備的輔助下,終於揭開了九老洞百年之謎。

不過,九老洞太過復雜,洞中有洞,洞中套洞,上下幾層,連環相扣,洞首接洞尾,是壹個立體式的大型網格式天然溶洞,即便是擁有現代科學裝備,科考隊也有驚無險,幾次發生險情。據考證,九老洞內目前發現有67處岔洞,高低落差達85米,總長度超過50公裏,如此復雜的壹個山洞,普通人進去再想出來比登天還難。

這名中學生的遺體就是衣瑞龍第五次進洞,在洞內極深處的“死亡洞室”裏發現的。

那天是1986年1月16日,與他壹起探險的是本單位的三名年輕學徒。此次進洞前,衣瑞龍被單位領導約談,簽下了保證書,承諾發生壹切後果都與單位無關。叫人感動的是,這次進洞,他所在的車間給他批了70元器材費,資助他的壯舉。這筆錢在現在是無關痛癢的壹筆小錢,但在80年代,相當於壹個普通工人三個月的工資。

壹行人來到衣瑞龍上次折返的“陰河”處,在陰河岸邊的巖壁上又發現了壹處洞口,這個洞口低矮狹窄,僅能蹲著往前挪步,洞裏陰暗潮濕,不時有水珠滴下來,發出清脆的響聲,大家匍匐著前行。突然,衣瑞龍聞到了壹股腐臭味,他心中暗叫壹聲不好,這裏是九老洞的深處,可以說就在峨眉山山體腹部深處,連半點活物都沒有,怎會有腐臭味呢?幾個人爬到洞的盡頭,發現這個洞的出口竟然在壹個大洞的天花板上,衣瑞龍舉起乙炔燈探頭往下壹照,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原來他看到了壹個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眼鏡,壹幅咖啡色的眼鏡!

躊躇再三,衣瑞龍還是決定跳下去瞧個究竟,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探尋九老洞真相,而且這是第五次進洞了,以後還能不能再來也很難說,眼看真相就在眼前,怎麽能退縮了。

跳下去後,衣瑞龍轉過壹個小彎,赫然發現壹具骸骨,臭味就是這具骸骨散發出來的。其他三人嚇得遠遠的躲開,衣瑞龍壯起膽子近前觀察,見這具遺骸並沒有腐爛殆盡,看起來也不過死去兩三個月的樣子,旁邊還放著壹個書包,衣瑞龍拿起書包,從中倒出來壹本《中學生手冊》,書頁都粘連在壹起分不開了,字跡也模糊不清難分辨。更可怕的是,衣瑞龍發現遺骸似乎有不明生物啃噬過的痕跡,但他不是專業法醫,不能肯定這個觀點,只是憑個人感覺推斷出來。

此處是九老洞的最深處了,終年不見天日,寸草不生,連個老鼠都見不著,那是什麽生物啃噬的呢?如果是,那肯定是從旁邊的暗河裏爬上來的不明生物,具體是什麽,不得而知,後來的地質科考隊也沒有給出答案。

實際上,這處大洞穴就是 九老洞 的第三個“死關”——死亡洞!由於它的出口在天花板上,距離洞底2.6米,四周洞壁呈傾斜面,人若跳下去,沒有人幫助或專業工具幫助很難爬上來,最終只能困死在這裏。衣瑞龍在洞壁上發現的五個手指抓痕,想來就是這個中學生臨死前留下來的。

發現了這具“新鮮”骸骨後,衣瑞龍壹行人也沒有心情再繼續探查下去了,他們趕緊順著原路返回,向公安機關報案,後經公安機關查明,死者是成某中學的壹名初三學生,他平常癡迷於武俠小說,成天夢想著能遇到高人,學得絕世武功,他遺留下來的日記裏,都是記載的某某大俠在某某山洞中偶遇高人,得到武功秘籍,練成天下無敵的武功等等。聽說峨眉山九老洞裏有九位神仙,所以就趁放暑假偷偷地跑到峨眉山,進入九老洞中尋找仙人,結果可想而知,在掉入這個絕境後,無法逃生,最終活活困死。這也難怪,80年代的武俠劇正風靡壹時,受《霍元甲》、《射雕英雄傳》、《少林寺》等影視劇的影響,內地練武成風,尤其是年輕人,癡迷於武俠,期望能學到絕世武功,然後除暴安良,仗劍走天涯。

沒人知道這個少年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的是什麽,到可以肯定的是,他壹定非常後悔。不過也佩服這個少年的膽量,要知道這兒已經是九老洞的最深處了,距離洞口曲曲折折的最起碼也有幾十公裏遠,且與洞口處的落差有上百米之深,壹個少年能獨闖至此,足以說明他的膽量是令人敬佩的。就算是衣瑞龍,久經考驗了,也是在第五次探險才抵達這裏,且還是在至少有兩人陪伴的情況下。

九老洞 位於峨眉山九老峰下,海拔1750米,洞口呈人字形,下面就是黑龍潭,實際上它就處在九老峰半山腰處,深達大山腹部。九老洞十分復雜,大大小小67個支洞,盤根錯節,呈環繞狀、樹枝狀,蜿蜒盤旋,互通交錯,形同迷宮,沒有專業的設備,誤入洞中再想出來,基本上是不可能。衣瑞龍第壹次來九老洞,就是準備不充分,只帶了壹個手電筒、壹個指南針和壹個卷尺,在仙峰寺遇到壹個雲南遊客,二人相約壹起進洞,剛進入洞內不過十幾米,就遇到壹條大蟒蛇,有小孩的手臂粗,張著口吐著信子,發出“滋滋”的聲音,二人嚇得不輕,昏暗中也不知是毒蛇還是蟒蛇,壯著膽子繞過去,才繼續前行。

到了五六十米的地方,又遇到壹群不明飛行物,起初衣瑞龍以為是蝙蝠,待慌亂中抓到壹只,用手電筒照著細看,才發現不是蝙蝠,像是燕子,後來回去查詢,才知道這是“巖燕”,常棲息於深山密林、人跡罕至的山洞中,想來剛才遇見的蟒蛇,就是以巖燕為食的。

在前行大約150米,來到壹處寬大的洞室,這裏就是趙仲明洞,如今這壹段已經開發為 旅遊 景點,安裝了電燈,主洞盡頭有壹石龕,供著壹尊神像,據說是趙仲明像。民間又傳說是《封神榜》中的財神爺趙公明的像。從洞口到這個洞室,是九老洞的主洞,全長約150米,洞中較寬敞,有石床、龍泉、仙橋等。

但是再往前,就不是普通遊客能去得了的了!大大小小67個洞口,冒然進入,必定九死壹生。衣瑞龍二人就是在神臺不遠處找到壹個又矮又小的洞口,人只能爬著進入,但越往裏爬越寬敞,爬了大約30米後,已經可以站起身來了,最盡頭是壹處峭壁,有4米高,翻過峭壁,來到了壹處布滿石錐的地方,其實這是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有石筍、石錐很正常。衣瑞龍把這裏叫做“巨獸口”。

穿過巨獸口,又是壹個小洞,洞內深不可測,隱約傳來“嘀嗒嘀嗒”的滴水聲,二人壯起膽子爬進去,爬到盡頭,豁然開朗,到了壹處大溶洞。大溶洞遍布鐘乳石,洞中央有壹個水池,衣瑞龍拿出卷尺大致測量了壹下,發現這個大洞有300多平米,大洞四周有許多小洞口,二人隨便找了壹個洞口爬了進去,行沒多遠,又出現五六個岔洞,再尋了壹個岔洞鉆進去,又遇見兩個岔洞,再想返回,卻找不到來時的洞了,這時候,二人才感覺到自己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當然,當時衣瑞龍還不清楚,他們已經進入九老洞的第壹個關口—— 迷宮! 人壹旦進入迷宮,若是沒有照明,百分百會困死於此。

在最初的慌亂之後,衣瑞龍強迫自己鎮靜下來,自己的手電筒還有電,包裏還有壹個日記本,二人簡單商量了壹下,衣瑞龍將筆記本撕成紙條狀,每經過壹個洞口就放壹張紙條,避免走重復路,每到壹個洞口,就傾聽有無水珠聲,按這個辦法,二人在迷宮中轉悠了五六個小時,終於幸運地從大溶洞的壹個洞口轉出來。

長出壹口氣後,衣瑞龍決定返回,二人連滾帶爬地沖出九老洞,直到跑回落腳點仙峰寺,心中壹塊大石頭才算落了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