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標性建築,妳去過幾個?
NO.1 天心閣
天心閣,為“新瀟湘八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八大歷史文化名樓之壹。天心閣景區因天心閣而命名,以天心閣與長沙古城墻為主要景點,與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崇烈亭、崇烈門、《太平軍魂》浮雕、歷史名人石刻畫廊等組成景區核心景觀。自古享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天心閣不但是古城長沙的象征,而且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展與變遷。
NO.2 開福寺
在長沙城北新河與湘江交匯處鳳嘴,有壹座殿宇宏偉、氣勢非凡的千年古寺,這便是三湘名剎開福寺。
開福寺是中國佛教重點開放寺院之壹,為禪宗臨濟宗楊岐派著名寺院,始建於五代時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當時馬殷割據湖南,建立楚國,史稱“馬楚”。馬氏以長沙為都城,在城北營建行宮,建有會春園,作為避署之地。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馬殷之子馬希範將會春園的壹部分施舍給僧人保寧,創建了開福寺。馬希範繼位後,又在附近大興土木,旁壘紫微山,北開碧浪湖,使開福寺壹帶成為著名的風景勝地,有內外16景。明代文人李冕曾題詩《開福寺》贊曰:“最愛招提景,天然入畫屏。水光含鏡碧,山色擁螺青。抱子猿歸洞,沖雲鶴下汀。從容坐來久,花落滿閑庭”。
NO.3 賈誼故居
長沙賈誼故居被譽為湖湘文化源頭,長沙賈太傅的思想孕育了曾國藩王夫之左宗棠毛領袖的思想,為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最古的古跡”,也是“屈賈之鄉”標誌性的文化遺產。從西漢以來就成為到達和經過長沙的各方名士必到之處,其歷史之久、文化內涵之厚為長沙之冠。
NO.4 湖南省第壹師範學校
湖南省第壹師範學校,其前身為南宋時期張栻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為湖南師範館。1912年和1914年相繼改為湖南公立第壹師範學校和湖南省立第壹師範學校,解放後更名為湖南省第壹師範學校。2000年3月,經教育單位批準,升格為普通高等師範專科學校,2008年升格為本科。
NO.5長沙賀龍體育場
長沙賀龍體育場位於長沙新世紀體育文化中心西北部,主體工程為框架8層(局部9層),建築面積11.7586萬平方米,5層以上外墻為圓弧剪力墻,屋面標高最底為28.8米,最高為33米,呈階梯狀分布,整個框架由484根框架拄組成。整個外觀的主體部分用當今世界最流行的玻璃幕墻裝飾。賀龍體育場可容納觀眾6萬人,鋼屋蓋工程建築面積為4.57萬平方米,用鋼量達3552噸。賀龍體育場***有東西南北四扇門,四扇大門上端采用拉索點式玻璃幕墻,四個大門出口采用大板玻璃幕墻。貴賓通道的出入口采用框架式玻璃幕墻結構,用鋼骨架與復合鋁板支撐,確保各項性能達到設計使用要求。賀龍體育場的“世紀之花”設計方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巧妙地融為壹體,主場的頂蓋象征壹朵綻放的芙蓉花,鮮花意指掌聲和榮譽,主場的南北立面展現出“白鶴亮翅”的造型,象征著湖南長沙的體育事業像白鶴—樣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