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貓爪杯上熱搜算什麽,貓咪才是互聯網網霸

貓爪杯上熱搜算什麽,貓咪才是互聯網網霸

壹個櫻花色的貓爪杯攪動了互聯網的春水。看到有人為之廢寢忘食、還為它大打出手,圍觀者直呼:沒想到。

但如果想想,互聯網自誕生以來,各個論壇、社交平臺,早早就是貓奴們的虛擬樂園,寵物貓也因其顏值和流量擔當被尊為“互聯網非官方吉祥物”。好似在自然界,貓咪有超強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它也率先在互聯網上跑馬圈地,征服社交平臺、動圖網站和視頻平臺。貓咪在自然界和文化界自如的跨界實力,真是壹爪遮天下。

| 大帝貓

網霸貓

貓咪占領互聯網,連互聯網的發明者 蒂姆·伯納斯·李 都表示:出乎意料。它們是如何在互聯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爪印的呢?

其實,貓咪內容在上世紀90年代就是電子郵件互相分享的主要內容。進入新世紀,知名視頻平臺Youtube上,那個長31秒的《睡衣和尼克·德雷克》視頻成為平臺上最古老的貓咪視頻,發布者是Youtube創始人陳士駿(Steve Chen),發布日期是2005年5月22日。之後壹年,壹群小狗圍攻壹只黑貓的《貓狗大戰》(Puppy and Cat)成為第壹個病毒式傳播的貓咪視頻(截至到2019年3月初,觀看量達到1600萬次)。

自然界,先來者占據主動,貓咪成為網霸也是這樣壹個過程。最初的貓咪圖片被稱為“ 搞笑 貓(LOLcats)”,2005年首先流傳於技術精英聚集的4Chan社區,那時還設立了壹周壹次的“貓節”,慶祝方式就是發點配上文字的貓圖。但最初 搞笑 貓還不是全部貓咪愛好者的聚集,更多是通過貓圖展現小惡趣味。

但之後這些貓咪成功地跳出了精英小圈子,走向了廣大貓民的汪洋大海。

| “芝士漢堡 搞笑 貓”成為征服互聯網的第壹波先鋒

這個偶然的契機發生在夏威夷壹個叫埃裏克·納卡加瓦(Eric Nakagawa)的人身上。2007年1月,埃裏克在結束倒黴的壹天後,請好友發壹些能開心的東東,於是,他的好朋友卡麗(Kari Unebasami)發給了他幾張 搞笑 貓圖片。埃裏克把其中壹張配上了“我能吃掉這個芝士漢堡嗎”的文字,並發在自己網站上,沒想到短短三個月獲得了375000的點擊量,次年,這個網站賣給媒體企業家本·休之後,每天註冊量達到8000,點擊量200萬。

至此,貓內容很快找到目標人群,壹開始是熱心而不諳 科技 的中年女性,之後則是“厭工廢柴”們。後者成為貓圖瘋狂滋長的生產力。由此,貓內容勢如破竹,遍及推特、動圖和Youtube;全球各地“名流”輩出, 搞笑 貓之後,相繼出現了不爽貓(Grumpy Cat)、呆萌貓(Lil Bub)、日本達人貓(Maru)、上校貓(Colonel cat)等等。

| 塔達醬是壹只因其脾氣暴躁的表情而成為“網紅”的雌貓

到2015年,貓咪內容迎來鼎盛時期,Youtube上與貓相關的視頻達到200萬個,平均12000次瀏覽量,超過其他平臺;知名圖片分享平臺flickr.com的標簽為“老虎”主題下,貓圖達到250萬張;從網上到現實中無處不充斥著對貓的狂熱,網紅貓簽署電影協議,捐助慈善機構,它們毛茸茸的樣子占據互聯網又占據貨架,以推銷它們自有的服裝和咖啡品牌。《紐約時報》已經發現,貓圖已經成為互聯網的重要墻磚;CNN壹波愛狗的編輯在統計完65億張貓圖之後,寫下了壹個憤怒的標題: “網貓不朽”

無用貓

貓文化在互聯網的故事,與家貓上位如出壹轍,它們有超群的反制能力,且四海壹家。近6億家貓的規模,讓這壹波大眾文化自帶流量——幾乎所有使用互聯網的人或多或少都與貓相關。也許埃裏克在他博客發出的“芝士漢堡貓”出於偶然,但不可否認,貓文化真的有堅實廣泛的群眾基礎。

互聯網讓貓成為贏家。 相機的普及和社交網絡,人類 社會 以最大規模捕捉寵物貓形象。在英國,每天上傳到互聯網的自拍照片是140萬張,而上傳的貓咪照片是380萬張。

現實環境下,城市化也讓貓受益。城市不僅每天勤於生產垃圾,流浪貓再也不用冒著生命威脅去捕食壹只老鼠,而家貓也日益適應室內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它們在戶外狂奔、躲躲閃閃,常常來去無蹤,不僅難以觀察也很難拍照攝影。

這些還不足以解釋人類為什麽為貓瘋狂?以及到底是人控制貓,還是貓控制著人?

雖然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總是莫衷壹是,但有壹點被普遍接受的是,在貓逐漸褪去野性、人類也停止遊牧時,貓最初走進我們的生活是出於非常實用的古老盟約——因為貓可以消滅老鼠,保護糧倉,作為交換,它們得到了在人類家中舒適的生活,而不用像其他捕食動物壹樣受到敵人侵擾。

3000多年前的埃及人應該是今天互聯網“拜貓教”的鼻祖了。那時候,埃及政府就出臺法律禁止惹惱貓,更禁止侮辱貓,埃及人鬧饑荒時,寧願餓死也不願意吃貓,如果著火,埃及人先救貓再搶出家具。如果家中的貓死亡,全家人會把眉毛剃掉,為貓守喪持續70天。他們還把貓做成木乃伊,希望它們不朽。

女神巴斯泰托象征生育、多產和家庭守護,就是壹只直立的貓的形象,鼎盛時期,去神廟瞻仰她的信眾達70萬。

歷史 總是驚人的相似。即便貓生結束了,在互聯網上貓神依然可供人瞻仰。

科普作家艾比蓋爾·塔克(Abigail Tucker)經過幾年的考察發現,人貓關系無法完全從實用性去考慮。與狗相比,“我們馴養犬,最初是因為它會預警、運輸和狩獵。”而且隨著我們的生活從遊牧生活轉入農耕以及後來的城市生活,狗的角色也從獵狗和牧羊犬,陸續變成導盲犬、戰犬以及後來的安慰犬和搜救犬等等。

| 上校貓可不是用來打仗的

那麽,貓呢?艾比蓋爾發現,除了能找到壹些諸如“印度尼西亞人用貓來求雨”、“日本音樂家用貓皮做了壹種樂器”之外,它們的實用價值簡直不值壹提。

既然如此,貓咪又何德何能被石器時代的村民包容,被古埃及人崇拜,被當今的80後、90後在網上熱捧,無用的貓咪是憑什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傑作貓

達芬奇說,每壹只貓都是壹件傑作,好像每壹只貓都是《蒙娜麗莎的微笑》。

歷代作家、詩人,壹旦愛上貓,他們常常有意無意避開貓作為食肉的貓科動物這壹生物事實,更偏向審美的觀察。

所以,他們筆下,貓咪的眼睛是深邃的,妳能從中看到遠古的野性,以及宗教的神秘;貓耳朵的轉動、定位、傾斜等壹系列動作,是柔軟、神奇的;貓的胡子是讓貓更美、更高傲、更莊嚴的必須品;還有貓的步態,它們總是先邁左邊的兩條腿,然後是右邊,這種前進的樣子是壹種難以置信的優雅。這種優雅是西部片裏從黃沙中走來的牛仔;當慢步與疾跳突然轉變時,又像武俠片裏夜行的刺客。

無論在客廳還是墓地,無論是酣睡還是行走,貓不僅是溫柔、寧靜的象征,而且就是溫柔、寧靜本身。不要把貓咪比作哲學家,因為它們知道大智若愚。資深愛貓人士波德萊爾告誡——不要抱怨貓咪狂野不羈、來去無蹤,因為貓咪只與成熟的人類為伍;也不要抱怨它們不對妳微笑,那是人類還不配。

沒有尋常的貓,要把貓和平凡、隨大溜兒聯系起來,就像把貓和順從、忠誠聯系起來壹樣困難。

所以,對貓的癡狂,不在於它們對人類有用,而在於它們太可愛。貓臉既有捕食者的淩厲,也有孩子般的天真;貓咪是萬能的模特,愛貓群體無論是國內國外均以女性群體為主,激發了她們照顧幼童的激情。

但既然是可愛,為什麽不直接讓人類萌寶當網霸呢?艾比蓋爾最後還是發現,貓咪成為爭寵贏家的核心在於它們狂野的獵手本性。狗生的完整得益於和人類親密的互動,貓生則不需要,和現實生活中壹樣,它們依然極端孤立、狂野以及薄情寡義。萌狗的可愛在於用力,萌貓的可愛在於無為。

所以,當妳推開家門,家裏睜著壹雙萌眼,等待妳愛撫的小東西,其實通過天生的好相貌,和行為上的演化,對妳產生了微妙的控制。正如作家蒙田說的:當我和我的母貓玩耍時,誰知道是它在打發我的時間呢,還是我在打發它的時間?

先覺貓

| 站長貓小玉

受到全球吸貓現象的影響,加上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國貓奴也在大幅增加,和貓相關的“貓咪經濟學”所產生的效應也從日本、美國擴展到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中國寵物貓2016年達到5810萬只,僅次於美國8060萬只;騰訊研究院發布《中國貓次元經濟現象研究》顯示,2018年中國吸貓人群規模達到5000萬。雖然與養狗數量還相差1700萬只,但養貓在經歷“火箭式增長”。很多人預測,貓在占領美日等發達國家之後,也要占領中國及其互聯網。

每每這個時候,我總是想到資深貓奴威廉·福克納講到的壹個故事:以前這個世界的統治者是貓,它們擁有所謂的文明政府。但這個世界的戰爭、饑荒、傳染病、不公、愚蠢、愛慕權力和貪得無厭,讓它們不能容忍。為了找到解決的辦法,最聰明的貓聚集起來召開了壹個大會,但還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最後只有把王位讓給人類。貓退居次要地位,但仍享受它們的屬地,用不曾有任何遺忘的眼睛繼續看著人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friends@chinamoments.org